←退出
《汉语大字典》失收的中医古籍用字之特殊音义
沈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中医古籍中的用例,考释了中医古籍中使用而《汉语大字典》未收载的中医古籍用字之特殊字音或字义,计20余字例。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中医古籍;失收;字音;字义
据估算,我国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古籍大约有八至十万种,而其中中医古籍大约有近万种,因此,中医古籍是中国古代汉文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行业
的特殊性,中医古籍自古以来阅读者就相对较少,迄今也未能系统整理,现代语文工作者更是较少涉足这一领域,因此,中医古籍中的文字词汇还有待深入研究。
《汉语大字典》是中国古代用字整理的重要成果,但其中失收中医古籍语言文字用例不少,这自然会影响像《汉语大字典》这样的大型工具书的权威性。本文所列就
是作者平日研读中医古籍所见到的《汉语大字典》失收的一部分中医古籍用字之特殊音义,以冀对汉语古代用字的整理研究有所裨补(文中的例字按《汉语大字典》
部首排序)。
(一)亞、{亞+頁}
1、《太素》卷八《经脉连环》: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亞项痛、目黄泪出、鼽衄……
2、《医心方》卷三第七:又灸前顶,穴在亞会后一寸五分。
“亞”,《汉语大字典》有“yà(次)”、“yā(同丫)”、“è(同恶、垩)”三个音义。从中医古籍用例看,“亞”还有一个音义,为“囟”的异体。前例
“亞”,《灵枢·经脉》和《甲乙经》卷二第一并作“顖”,即今“囟”字。又《医心方》卷二第一述及头顶穴位正中第一行第一穴为“亞会”,第二例所谓“亞
会”正是此穴,按常例即是“囟会”。“亞”作为“囟”的异体,未见前人述及。但以上三例足以证明其为“囟”的异体无疑。又若从字形分析,“亞”表头囟很可
能有古老的源渊。《说文》:“囟,头会匘盖也,象形。”“囟”字以实线的“×”表示头缝;“亞”则以空中的“+”表示头缝,其理一致。因此,“亞”作为
“囟”的一个别体,此音义也应该补入大型字典中。
又:《医心方》卷二十第三:《外台方》云:或头痛如刺,眼睛欲脱者,宜以香汤浴。须虚静大屋内,适寒温,先以汤淋大椎及{亞+頁}上三五十碗,然后乃浴。
此例中之“{亞+頁}”字,《汉语大字典》据《集韵》释为“{巾+烏}”(头巾)的或体,此义与例文显然不相合。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七《诠择薛侍郎等服
石后将息补饵法》中,此字作“顖”,而这正是“囟”的异体,《普济方》卷二六○《乳石门》引此正作“囟”。可见,“{亞+頁}”字是在“亞”的基础上加形
旁“页”造成的形声字。此字《汉语大字典》亦当补入。
(二)义
1、《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第四:太上五蛊丸,治百蛊吐血伤中……卒得心痛,上义胸胁痛如刀刺,经年累岁著床不起,悉主之方。
2、同书卷十八第五:或胸胁义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
“义”,《汉语大字典》只有作为“義”的简化字这一个义项。但在古籍中,“义”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是作为“叉”的俗字。因古人在书写“叉”字时,起笔的
短横往往省写,从而使“叉”与现代简化字“义”相同。“叉痛”即是刺痛,本来并不太难理解,但因写法特殊,现代读者往往容易误识。写成“义”的“叉”在
《千金要方》一书中共出现5次,而此5例在《备急千金要方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一书中全都错认,两例误写作“又”(P443、
P841);三例误写作“义”(P613、P615、P626)。业擅专门的中医药古籍整理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不经常读古籍的一般读者了。因为此“叉”
字的写法与简化字“义”完全同形,极易发生误认,《汉语大字典》一类大型字书当收载其为“义”字的另一音义,以备不熟悉古俗字演变者查检。由于文化时空的
距离,许多古人不难理解甚至习以为常的异变情况,对于今人来说都有可能发生重大误解。本例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三)坏
1、《小品方》残卷卷一:服汤云一坏者,以三合酒坏子为准也。
2、《医心方》卷二第一:脾输二穴,主……大肠转气,按之如覆坏,肢急烦。
3、《医心方》卷十第一:《小品方》云:……此七气为病,皆生积聚,坚牢如坏。
4、《医心方》卷十第一:《病源论》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坏,有头足。……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覆大如坏,令人洒淅寒热。
坏,始载《说文》,释义谓:“一曰瓦未烧。”因此实际上就是土坯之“坯”的本字。现代又用为“壞”的简化字。此二义与上举各例皆不相合,“坏”在此为
“杯”的俗体分化字。盖古时杯有木制者,故造字者从“木”作“杯”;又有陶土烧制者,故造俗字者改从“土”(此外还有因其属于皿而造为“盃”)旁。例3之
文亦见于《千金要方》卷十七第五,今本《千金要方》中即作“气积聚坚大如杯若柈(盘)”;例4引自《诸病源候论》卷十九《积聚候》,又可溯至《难经·五十
六难》,二书并作“杯”(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亦载“肥气在胁下,若覆杯“之说),二例为其明证。一般人见到例中的“坏”往往容易读其为好坏的
“坏”,国内外有的《小品方》辑复、整理者和《医心方》整理者也将“坏”出校谓为误字,再改为“杯”。按此“坏”字应视为俗体分化字,这是有意造字,与形
近而误的情况并不相同。好坏的“坏”古代一般只写作“壞”,至《宋元以来俗字谱》才收及其作为好坏之“坏”的用例,但也只是偶见。《汉语大字典》“坏”字
下无此义,可补。
(四)噼
1、《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
2、《医心方》卷二第一:偏历二穴,主……癫疾耳鸣口噼。
3、《医心方》卷二第一:大渊二穴,主……转筋口噼。
4、《医心方》卷三第九:《病源论》云: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噼,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卒(平)视。
“噼”者,《康熙字典》等旧字书未收,今各大字、词典仅收其作为象声词的现代用法。例1《针灸甲乙经》写作“僻”,例2、例3《外台秘要》卷三十九并作
“僻”,例4《诸病源候论》卷一《风口候》亦作“僻”,而“僻”有不正之义,故可知“噼”为“僻”的俗体分化字。病主见于口,故从“口”旁。明代张景岳
《类经》即注云:“僻,歪斜也……噼、僻同。”此字后世医书如《医心方》、《太平圣惠方》等书中不乏其例。《汉语大字典》“噼”下无此义,当补。
(五)姐
1、《太素》卷三十《如蛊如姐》:男子如蛊,女子如姐,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
2、《医心方》卷二第一:阴谷二穴,主……阴痿少腹痛,如蛊如姐。
前例本自《灵枢·热病》,“姐”,彼篇作“怚”,而《针灸甲乙经》卷八第一、《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七并作“阻”。后例末四字,《外台秘要》卷三十九作“男
子如虫(蛊),女子如阻”。按作“阻”是,谓妊娠恶阻之证。二例条文中作“如姐”者,亦非错字,因系女性之病,故书写者改从“女”旁,此为俗体分化字之
例。《太素》杨上善注:“姐音阻。”此种注音,正是以正字注异体字之例(类似情况如《太素》卷十九《知针石》杨注有:“眴音瞬。”《注解伤寒论》释音有:
“鞕音硬。”)人民卫生出版社据萧延平本排印《太素》,正文的“姐”误成了“妲”,注文的“阻”又误成了“但”。幸好日本仁和寺本《太素》尚在,其中
“姐”、“阻”二字都清晰可辨。又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中以为“姐”是恶阻病的本字,未妥。《汉语大字典》“姐”下亦无此
义,可补。
(六)樚
1、《医心方》卷二十九第十五引《七卷食经》:凡鸟有樚毛,不可食。
“樚”,《汉语大字典》有“lù(醉鱼草)”、“dú(同椟)”两个音义(两义互不相关,实际上已是两个字头)。于例条俱不相合。其实,在《集韵》中还收
载着“樚”的另一音义。《集韵·模韵》:“粗觕:大也,疏也,物不清也。或作觕,通作麤。俗作樚,非是。”将此义代入前例,义正相合,故此中“樚”字正当
读为“粗”。日本汉方类书本于中国方书,可见《集韵》的记述显然是有民间用字的事实依据的。只是,大概因为“非是”,所以《集韵》尽管行文中述及“粗”字
“俗作樚”,但并未将其作为字头收列,而后世字书包括《汉语大字典》也就未能收列。然而虽属“非是”,从现代字典的任务、功用来说,不管是“俗”、是
“误”,既然历史上该字曾当作“粗”的别体用过,就应该收列。《医心方》此例“樚”字,近年问世的几种《医心方》整理本都未能正确识读,其原因之一,就是
现代最权威的字典中都找不到“樚”字的合用的解释。“樚”作为“粗”的一个别体,此音义应该补入大型字典中。
(七)抱
1、《千金要方》卷五第一:黑散,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一月儿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 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
2、《医心方》卷四第四:《葛氏方》治白发方:先沐头发令净,取白灰、胡粉分等,浆和温之,夕卧,涂傅讫,油衣抱裹,明旦洗去便黑。
3、《医心方》卷十一第一《葛氏方》云:……(霍乱)初得之,便务令温暖,以火炭布其所卧床下,大热,减。并蒸被絮若衣絮自抱,冷易热者。
各例中的“抱”,粗看似乎可作常义解。例1即可解为抱小儿于怀中,例3即可解为将“被絮若衣絮”抱于怀中。然而例1要求“得汗”,单是“抱”如何得汗?例
3要求“务令温暖”,只将热物抱于怀中,岂能达到这一要求?又怎能和“以火炭布其所卧床下”这一做法相吻合?例3后一方云:“可烧地令热,水沃,敷蒋席卧
其上,厚覆之。”“蒸被絮若衣絮自抱”应与该方“厚覆之”意义相似,因此,“抱”应即是“包”,谓包裹人体。例3《肘后备急方》卷二第十二作“苞”,正是
“包”的借字。而例2《肘后备急方·治面皰发秃身臭心昏鄙丑方》正作“包”。作“抱”者,因其为动作而加“扌”分化也。但此分化之字与抱持之“抱”同形,
因而未被社会认同。
下例“抱”用同此。
4、《千金要方》卷五第二:儿洗浴断脐竟,{衤+朋}抱毕,未可与朱蜜,宜与甘草汤。
{衤+朋}抱,谓缠束包裹。按“{衤+朋}”,同“繃”(今“绷”字)。《说文》:“繃,束也。”也可作名词用,为裹婴儿的包被。《广韵》:“繃,束儿
衣。”“抱”,同“包”,俗体分化字。《汉语大字典》“抱”下无此义,可补(此外,例4的“{衤+朋}”,《大字典》所引此字的书证首例为苏轼诗例,可补
例4以提前)。
(八)搜
1、《千金要方》卷二第一:恶甘者,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内少蜜和为丸。(又《千金翼方》卷五第一同)
2、《千金翼方》卷五第六:细别煎蜜,就盘上以手搜搦令匀,然后捣之。
3、《千金翼方》卷二十第三:右壹味,以水伍升,铜器中煮取汁,搜面作粥食之。
4、《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第六:以唾和白硇砂,搜面作碗子,盛唾著硇砂如枣许……
5、《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第二:黄连为末,以(胡粉、水银)二物相和,软皮果(裹)熟搜之,自和合也。
6、《中藏经》卷下:交藤丸……右为末,炼蜜搜成剂,杵一万下,圆如桐子大,纸袋盛之。
诸例“搜”,指拌和。此义常例作“溲”。宋人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条下引陆法言《唐韵》:“以水和面曰溲。”《释名》:“饼,并也,溲面使合并
也。”释文的“溲”即用此义。《说文》段注亦及“溲面”一事(见“溲”字条)。据说今上海南汇县方言犹用此“溲”字,从以水调和面粉,到擀面以前的过程均
谓“溲”。在此义基础上引申,古方书中“溲”的用法并不局限于“以水和面”,下面列举《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溲”的部分用例,有和面者,更多的却
是拌和各种药物。
7、《千金要方》卷五第九:灸疮搔去痂,帛拭令干,以蜜傅,溲面作烧饼,熟即以饧涂饼熨之。
8、《千金翼方》卷十二第四:右贰味,……先以盐汁和油令相得,溲面一斤。(又《千金翼方》卷二十一第四)
9、《千金要方》卷二第三:丹参膏方……右四味{口+父}咀,以清酒溲湿,停一宿,以成煎猪膏四升微火煎。
10、《千金要方》卷二十六第五:(鹿)角错取屑一升,白蜜五升溲之,微火熬令小变色……
11、《千金翼方》卷八第一:阿胶散……右四味,捣筛为散,以蜜溲如麦饭,先食,以葱羹汁服方寸匕。
12、《千金翼方》卷十九第一:消渴,师所不能治之者,……以上件汁溲黄连如硬面,细擘,日暴令干,捣之,绢筛,更溲如前,日暴捣,一依前法。
可见,凡以水液拌和散末状物皆曰“溲”。“以水和面曰溲”,故其字从“氵”;然而溲面须用手,乃手的动作,故民间又变写从“扌”旁。因而此亦为因义别形的俗体分化字。迄今各种字典“搜”未收此义,可补。
(九)胳
1、《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第二:心出于中冲为井,心包胳脉也。
2、《医心方》卷二第三:刺足下布胳中脉,血不出为肿——布胳,是足少阴脉皮部胳也。
胳,同经络之“络”。《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中此种“胳”的用例有十多例。经络之“络”常例作“络”,但古医书抄写者认为人之络乃人体组织,不当从“糸”,
因而改从“肉”。此为俗体分化字,只是所改之字形恰与表示腋下义的“胳”同形,后世未认同,因而未演为今字罢了。故每有人识之为错字、通借字,非是。《汉
语大字典》“胳”字下无此义,可补。
(十)胲
1、《医心方》卷十六第八:白微散,治风热相搏结……或有恶胲疹起者。
2、《医心方》卷十六第九:《小品方》云:恶胲病者,肉中忽有胲累累如梅李核状,小者如豆粒。
“胲”在《汉语大字典》有三个读音。分别为“ɡāi”(《说文》:“足大指毛也。”)、“ɡǎi”(《汉书·东方朔传》颜注:“颊肉曰胲。”)、
“hāi”(现代化学名词)。此三义均不合上文。所谓“恶胲”,例2《医心方》所引《小品方》中述之颇详,谓其在肉中“累累如梅李核状”,则其病乃因形似
果之“核”而名,然而在病名不用“核”而用“胲”,显系因义别形的俗体分化字。故《医心方》卷十六第九专论此候,其目题为“治恶胲肿方第九”,篇中引文则
引自《小品方》、《刘涓子方》者写作“恶胲”,引自《病源论》、《葛氏方》、《录验方》、《张仲景方》者写作“恶核”,既有写作“胲”,仍有写作“核”
者,二形并见,以今字通例看当作“核”。《医心方》旧注:“胲,《玉》(按指《玉篇》)‘古来反’(按今检中国书店影印《宋本玉篇》作“古才反”。);今
案是当‘核’字欤?”其议是。《汉语大字典》“胲”下可补此音义。
(十一)腕、捥
1、《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第三:当归散,治落马堕车,诸伤腕折,臂脚痛不止方。
2、同上:黄耆散,治腕折方。
3、同上:治腕折骨损,痛不可忍者方。
4、同上: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方。
5、同上:治腕折瘀血,蒲黄散方。
6、《千金翼方》卷十六第一:杜仲酒,治腕伤腰痛方。
7、《医心方》卷十八第二十一:《小品方》治捥折四支骨方。
8、同上:《葛氏方》:凡捥折、折骨、诸疮肿者,慎不可当风卧湿及自扇。……又云:捥折四支破骨碎及筋伤跌方。
诸条中的“腕”、“捥”,倘若照字面常义理解为“手腕部”,则这些方子只是专治手腕折伤,然手腕伤与其他部位的折伤治法无殊,此种理解显然有误。况且例1
涉及“诸伤”、“臂脚痛”,没有专列手腕折伤于其中的道理;例4所治为“腕折四肢骨碎”,也并非专指手部。今按,诸例“腕”和“捥”并当读作“踠”
(wò)。“踠”者,《集韵·遇韵》:“踒,《说文》:‘足跌也。’一曰折也。或作踠。”段玉裁在《说文》“踒”字下注云:“跌,当为胅字之误也。《肉
部》曰:‘胅,骨差也。’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差跌。”可知,“踠(踒)”,狭义指足部筋骨折伤,此为人体易伤部位;广义则通指各部折伤。例
举各方用广义。但因为书写者认为“踠”从“足”旁,而该字可用于人体各部位折伤,故改从“月(肉)”旁,写作较为熟悉的“腕”。又作“捥”,这是因为在表
示手腕之义时“捥”为“腕”的古字,故书写者在表示折损时也将其与“腕”混同。但改作“腕”或“捥”后,与手腕之字同形,故此分化写法未得社会公认,后世
仍通行“踠”字。除以上所举之例外,《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有“腕伤病诸候”,其中有“腕折破骨伤筋候”、“腕伤初系缚候”、“腕折中风痉候”、“腕折中
风肿候”,诸“腕”字并为“踠”俗体分化字。《诸病源候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注云:“腕折:义犹扭伤、折伤。‘腕’,在此为动词,扭,
拗。”据文推义,大抵相近,然未知本位之“踠”字,故终未尽其理。
“踠”字在现今普通话中虽已不用,但在不少地方的方言中还有使用,音近“卧”或“物”(入声);现代北方人脚扭筋称“崴”,这个“崴”字很可能就是“踠”字的音变。又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云:“今长沙言足受屈损,音如‘郁’,盖即此字。”
除用变例的“腕”和“捥”外,古医书中此义用本字之例亦不鲜见。如:
9、《千金要方》卷二十六第五:生鼠,微温无毒,主踒折,续筋,补骨,捣薄之,三日一易。
10、《千金翼方》卷二《草部上品之上》:生地黄,大寒,主……堕坠踠折,瘀血留血。
《汉语大字典》“腕”、“捥”二字下无此义,可补。
(十二){目+艹下匚内一}{目+艹下匚内一}、{目+芒}{目+芒}、{目+荒-艹}{目+荒-艹}、{目+荒}{目+荒}
1、《太素》卷八《经脉第一》:咳唾则有血,喝喝如喘,坐而欲起,起目{目+艹下匚内一}{目+艹下匚内一},如无所见。
2、《医心方》卷二第一:承泣……主目不明,泪出,眵{目+蔑},瞳子痒,远视{目+艹下匚内一}{目+艹下匚内一},喎僻。(《外台秘要》卷三十九同条作“{目+芒}{目+芒}”)
3、《外台秘要》卷十七《长肌肤方》:深师疗肾气不足,心中悒悒而乱,目视{目+芒}{目+芒},心悬少气,阳气不足。
“{目+艹下匚内一}”、“{目+芒}”,实际上是一个字的俗体与正体,大致上手写则为前者,印刷则为后者。盖“{目+芒}”右下角的“亡”手写时点改为
横,左边的一竖再加长,就成了“”。“{目+芒}{目+芒}”一词在古代医著中颇不少见,《太素》、《医心方》、《外台秘要》三部书中都有不少用例。但前
二书先时长期以抄本行世,且《太素》原佚,后在日本重新发现者又为残卷,加上《外台秘要》一书的读者也较少,因而“{目+芒}{目+芒}”一词及其字形识
知者也很少。多种中医专业字书均未收“{目+芒}”字,《汉语大字典》虽据《龙龛手镜》收入此字,却将《龙龛手镜》中俗写的字形“{目+艹下匚内一}”误
写为“{目+共下八改匕}”,仍犹未收;《中华字海》则将此《龙龛手镜》中的一个字形分别收为“{目+艹下匚内一}”和“{目+共下八改匕}”两个字,个
中原因更是难于理解。
“{目+芒}”应本于“茫茫”,“茫茫”有模糊不清之义,用于目视者,则是“目不明也”。“茫茫”在古医籍中亦有用例。《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有“目茫茫
候”,曰:“腑脏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谓之茫茫也。……若心气虚,亦令目茫茫。”《医心方》卷五第十三有“《大唐
延年方》治目茫茫无所见芜菁散方”、“《范汪方》治目冥茫茫方”,都作“茫茫”。当“茫茫”专用于视力时,则由“茫茫”分化改从“目”旁,而有“{目+
芒}{目+芒}”。
但在更多古籍中,“{目+芒}{目+芒}”却变换声符写成了“{目+荒-艹}{目+荒-艹}”,又偶作“{目+荒}{目+荒}”。如:
4、《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虚则目{目+荒-艹}{目+荒-艹}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5、《素问·刺腰痛篇》: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目+荒-艹}{目+荒-艹}然,其则反折,舌卷不能言。
6、《外台秘要》卷十二《积聚方》引《诸病源候论》:诊得肾积,……口干咽肿伤烂,目{目+荒}{目+荒},骨中寒,主髓厥,喜忘,色黑也。
前举例1之“{目+艹下匚内一}{目+艹下匚内一}”,《灵枢·经脉》、《甲乙经》卷二第一并作“{目+荒-艹}{目+荒-艹}”;例2“{目+艹下匚内
一}{目+艹下匚内一}”《甲乙经》卷十二第四亦作“{目+荒-艹}{目+荒-艹}”。例4“{目+荒-艹}{目+荒-艹}”在《太素》卷三十《腰痛》作
“{目+芒}{目+芒}”,例6“{目+荒}{目+荒}”在今本《诸病源候论》卷十九《积聚候》作“茫茫”,而在《脉经》卷八第十二作“{目+荒-艹}
{目+荒-艹}”,足证其亦为“{目+芒}{目+芒}”、“{目+荒-艹}{目+荒-艹}”的异体。又《医心方》卷五第十三引《千金方》云:“治目茫茫不
明如年老方。”其方系以鲤鱼胆汁拭目,今本《千金要方》中不见此方,与其相似之方云:“治肝气虚寒,眼青{目+荒-艹}{目+荒-艹}不见物,真珠散
方。”(方用真珠、白蜜、鲤鱼胆、鲤鱼脑四味)而同方见于《外台秘要》卷十六《肝劳虚寒方》作:“疗肝气虚寒,眼青盲,{目+芒}{目+芒}不见物,真珠
煎方。”此三者也构成了“茫茫”、“{目+荒-艹}{目+荒-艹}”、“{目+芒}{目+芒}”的异文关系,亦为“{目+芒}{目+芒}”、“{目+荒-
艹}{目+荒-艹}”本于“茫茫”的明证。
{目+荒-艹}{目+荒-艹},是中医古籍中的常用词。《汉语大字典》注其音为“huānɡ”。按此音注之有据,《广韵》云:“呼光切。目不明也。”《素
问·血气形志篇》附释音亦云“音荒”,事实上“巟”声的字多读此音。但应该注意的是,《广韵》、《集韵》还有又音“莫(谟)郎切,音茫”,《汉语大字典》
却未出此音。那么这个读音有无道理呢?前文已经追溯,“{目+荒-艹}”来自于“{目+芒}”,“{目+芒}”又分化自“茫”。正因为这样的文字源渊关
系,“{目+荒-艹}”有“莫郎切”之反语即读为“mánɡ”之音,就很容易理解了。《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条有“目{目+荒-艹}{目+荒-
艹}如无所见”一语,《太素》作“目{目+芒}{目+芒}如无所见”(即例1),杨上善注“{目+芒}”之音亦为“莫郎反”。又《龙龛手镜》注“{目+荒
-艹}”字亦云:“荒、忙二音。”都告诉我们此字确有“mánɡ”之读音。当然,从音韵学原理来说,晓母与明母有同源关系(如海为每声,墨为黑声等),
“{目+荒-艹}”和“茫({目+芒})”的声符都根于“亡”,但后世二音既已分化,则至少在《汉语大字典》这类大型辞书中应保留“莫郎切”即
“mánɡ”这一读音。
“{目+荒-艹}”还可变换声符作“{目+荒}”,见前例6。《汉语大字典》亦无“{目+荒}”字,也应补入。
(十三){疒下欣}
1、《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第六:代指者,先肿{疒下欣}热痛,色不黯。
“{疒下欣}”,《集韵》谓为“脪”之异体,而“脪”在《说文》释为“创肉反出也”,于本条不合。考本条源出《小品方》。今检《医心方》卷十五第八引《小
品方》同条,“先肿{疒下欣}热痛”句作“其先肿欣欣热痛”(且文末注:以上《千金方》同之);宋本《外台秘要》卷二十九《代指方一十一首》引《小品》作
“其状先肿{疒下欣}{疒下欣}热痛”,而明本《外台》作“焮焮”;又《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代指候》作“其指先肿焮焮热痛”。以上三书不同版本各作“欣
欣”、“焮焮”及“{疒下欣}{疒下欣}”,其中,“欣”与“热痛”无关,而《玉篇》云:“焮,炙也。”故可引伸指热肿疼痛貌。可见,“{疒下欣}{疒下
欣}”同“焮(xìn)焮”,乃“焮焮”的俗体分化字。再者,《要方》作单字“{疒下欣}”应是误阙,当同各书叠作“{疒下欣}{疒下欣}”。《汉语大字
典》“{疒下欣}”下无此义,可补。
(十四){疒下扁}
1、《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第六:凡{疒下扁}病,喜发四肢,其状赤脉起如编绳,急痛壮热。其发于脚,喜从腨起至踝,亦如编绳,故云{疒下扁}病也。……恶
核、{疒下扁}病、瘭疽等,多起岭表,中土尠有。(“亦”,《外台秘要》作“赤”,义长。)
例条“{疒下扁}”,《外台秘要》卷二十四《痈疽方》引《集验痈疽论》同条作“{月+扁}”;《医心方》卷十六第十二篇名为《治编病方》,篇中引《病源
论》和《葛氏方》并作“编”,而引《小品方》亦作“{月+扁}”。盖其病本因似编绳而得名,复因其发于人体而改从“月(肉)”旁,《千金要方》中又因其为
病而改从“疒”部。
《汉语大字典》收“{疒下扁}”字,释云:“半身不遂症。《说文·疒部》:‘{疒下扁},半枯也。’段玉裁注:‘{疒下扁}之言偏也。’王筠句读:‘群书
皆作偏,王冰注《素问》曰偏枯,半身不随。’”确实,在传世中医古籍中,半身不随之证只作“偏枯”,而“{疒下扁}”却成了“编”或“{月+扁}”的分化
字。此义《汉语大字典》未收,可补。
(十五)窬
1、《医心方》卷二第二:《华他(佗)针灸经》法:第一椎名大椎,第三椎名云门,第四椎名神窬,第五椎名脉窬,第六椎名心窬,第八椎名肝窬,第九椎名胆
窬,第十椎名脾窬,第十一椎名胃窬,第十二椎名肠窬,第十三椎名大仓窬,第十五椎名阳结窬,第十六椎名裂结窬,第十七椎名小肠窬,第十八椎名三焦窬,第廿
椎名手少阴窬,第廿一椎名胃窬,第廿二椎名尽肠窬,第廿三椎名下极窬。
“窬”,原书眉批云:“窬,门边小窦也。穿窬也。”按《广韵》:“窬,门边小窦。”此为批注之所本。“窦”者,孔穴也。又《说文》:“窬,穿木户也。”故
“窬”的原义是指门边墙上用以插入门闩的孔穴。与医书例文之用显然不同。其实,从原书来看,识读此字并不难。在该段原文的上一段,原书先引了《扁鹊针灸
经》,该经文也列举了各槌(按同“椎”)所在穴名,穴名有同有异,而《华佗针灸经》各穴名中的“窬”在《扁鹊针灸经》皆作“输”。如:“……第五槌名督脉
输,第六槌名心输,第八槌名肺输,第十槌名脾输,第十三槌名悬极输,第十五槌名下极输……”两段经文的“输”和“窬”音义并同,都指人体腧穴。以上所述各
椎骨旁的穴位今一般写作“××俞”或“××腧”。按“腧穴”之“腧”字后起,先秦古籍中多借“俞”记之,后也有借作“输”的,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才造出专用
字“腧”(字书最早见于《玉篇》)。盖腧穴属于人体组织,故以“肉”旁别义。写作“窬”的,现存医书中仅见于《医心方》。但作“窬”也不是任意为之,盖腧
穴也属于“穴”,故从“穴”部。与“腧”的造字可说是异曲同工,因而也是俗体分化字。只是“腧”字先已流通,加上“窬”字另有音义,故医界以其表示腧穴之
义的用法没有得到社会认同。《汉语大字典》“窬”下无此义,可补。
(十六)阡
1、《千金翼方》卷十五第三:炼蜜相和,令相得,又更捣壹阡杵,空腹以饮服如麻子一丸,日再。
2002年9月4日,《中国财经报》载文(转引自2002年9月15日《报刊文摘》)云,明洪武18年(公元1358年),明朝户部侍郎郭恒等人利用涂改
财会凭证上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的手段大肆侵吞、贪污国家钱粮,此案发后,朱元璋下令对全国财务管理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做法
就是将记载钱粮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分别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而此后的使用中,人们逐渐用“佰仟”代替了“陌阡”。此文的标
题为“用大写汉字记账始于何时”,文中所述也许不错,即朱元璋的政令是首次官定将大写数字用于记账。但由此也很可能给人带来误解,以为用大写数目字就是始
自此令,而这样看就不合实际情况了。唐代的《千金翼方》(今传为元本)中,药量计数已经普遍使用大写数字。因此事实是,为了避免小写汉字易误之弊,古人很
早就流行以大写数字来计数。而明代朱元璋只是将原已流行的一组大写数字正式规定为官定数字罢了。《正字通》:“捌,官府文书纪数借为七八字。或曰秦法凡数
目字文单者,取茂密字易之,一作壹,二作贰是也。按秦诸碑,惟一、二、三改易,四以下仍用本文,捌字徐氏始收附。今之十字並改者,非秦之旧也。”又云:
“拾,今官文书防伪窜,借为数目字。”《六书故·数》:“今惟财用出内之簿书,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以防奸易。”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三:“凡
数字作壹贰叁肆捌玖等字,皆武后所改。”由此看来,在汉语史上,使用大写数字,至少不应是始于明代的政令。其中,“陌”、“阡”二字作数字用尤为今人所陌
生,《汉语大字典》收入了“陌”作“佰”用之义,但“阡”用为大写数字“千”(仟)未收,可补。《汉大》“陌”下引《洪武正韵》所载《汉书·食货志》有
“有阡陌之得”一例,查今本《汉书》作“仟佰”,然则《洪武正韵》所引或许为古本原貌。而《千金翼方》“阡”字用例也是一例有价值的材料。本例可对汉语发
展史相关问题的研究补充素材。
(十七)鏭
1、《外台秘要》卷二十一《胎赤久赤方》:《必效》主眼风赤、久胎赤方:铜鏭锣一尺以下面者一枚,……剜地作小坑,置几于下,安艾著火,合铜鏭锣于上,其下仍令通气,火尽即成。
“鏭”,《汉语大字典》仅一音义,音“xī”,为化学元素“铯”的旧译。而例文之用显然不是如此。从文义考虑,“铜鏭锣”应该就是“铜沙罗”。《千金要
方》卷十第二:“治病后头乱不可理,通头法:生麻油二升,将头发解开,安铜沙罗中,用油淹渍之,细细将钗子领发,斯须并自通。”“沙罗”,是与盆相类的乐
器,古代行军时又用作盥洗用具。也作“沙锣”、“锣”、“筛锣”、“鐁锣”。“鏭”与“沙”、“鐁”等音近,故应为古人据其词之音自造之字。
(十八)靥、厌、黡
1、《千金翼方》卷二十《瘿病第七》:五瘿丸方:取鹿厌,酒渍令没,火炙干;内于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
2、同篇:治瘿方:……羊黡贰百枚炙。
3、《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瘤第七》二方之“厌”、“黡”都作“靥”。
《说文·新附》释云:“靥,姿也”,义不甚详。后世用于面部的酒窝、面部的装饰以及黑痣,而中医古籍中又有特定含义,指动物的甲状腺,中医用以治疗瘿病
(甲状腺肿大一类疾病)。《本草纲目》卷五十“羊”条云:“靥,即会咽也。……按古方治瘿多用猪、羊靥,亦述类之义。……然瘿有五:气、血、肉、筋、石
也。夫靥属肺,肺司气。故气瘿之证,服之或效。他瘿恐亦少力。”用“靥”指动物的甲状腺不知理据何在,但字形字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可以确立的。笔者推想,
此义的“厌、黡、靥”当为“婴”之音转。婴,本义为类似于项链的古代饰品,串贝而成。《说文》云:“婴,颈饰也。”其物系于颈两侧,正当甲状腺位置。故颈
侧之动脉称“婴脉”,颈侧之肿证称“瘿气”,因而动物的甲状腺也可称“婴”。音转而为“厌”或“黡”、“靥”。中古音中此三字与“婴”仅韵尾不同,因而易
发生音转关系。《汉语大字典》三字下并无其义,可补。
(十九)髍
1、《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三:肩贞,主手髍小不举。
2、同上:天井,主肩痛,痿痹不仁,肩不可屈伸,肩肉髍木。
《汉语大字典》引《集韵》云:“髍,《说文》:{疒下扁}病也。谓身支半枯。”所谓“詢病”、“身支半枯”,即是偏瘫、半身不遂。而两条例文中所及都是局
部病变,因此《说文》、《集韵》之释与《要方》中例并不相合。今考二例中的“髍”当识为“麻”的俗体分化字,为“麻木”之义。因系骨肉之病,书写者遂加写
“骨”旁,因此不可用“髍”的常义作解。“肩贞”条在《要方》卷三十第五宋臣校引《甲乙经》正作“麻小不举”(今本《甲乙经》作“麻痹”)。《汉语大字
典》“髍”字下只收有《说文》与《集韵》所释之义,可补。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顾从德翻刻宋本,1956.
[2]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赵府居敬堂刊本,1956.
[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刻《医统正脉》本,1956.
[4]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元刻广勤书堂刊本,1956.
[5]汉·华佗,中藏经〔M〕,江苏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古籍小丛书》本,1985.
[6]南北朝·陈延之,小品方〔M〕,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刊,1992.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清刊《周氏医学丛书》本,1955.
[8]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日本东京:日本东洋印刷制本株式会社影印残卷,1981.
[9]唐·孙思邈,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北宋刻本,1982.
[10]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元大德梅溪书院本,1955.
[11]唐·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清刻本,1955.
[12]唐·王焘,外台秘要〔M〕,日本东京:日本东洋印刷制本株式会社影印宋本,1981.
[13]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安政本,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