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访谈03丨日本学者真柳诚教授

 张承坤、真柳诚 醫史文獻研究 10月23日

/ 日本学者真柳诚教授/

  真柳诚,日本札幌人,1950年生,医学、文学双博士。现任茨城大学名誉教授、千叶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院客员教授、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医史学研究部客员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师承矢数道明、任应秋等名家,长期致力于世界范围内的医籍调查与研究,是中外医史文献学界公认的大家,发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200余篇,编撰学术著作40余种。目前已翻译成中文的代表性成果有《跨境的传统,飞翔的文化——汉字文化圈之医史》、《黄帝医籍研究》等。

  第一次见真柳先生是研一时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次讲座,主题与仲景医籍相关,提问环节我对他的《金匮要略》版本研究提出了几个疑问,真柳先生虽然一一驳回,却在最后说:“我们的观点不一样,但我希望你能继续研究下去。”当天晚上,又把我们叫到住处讨论了好久。第二次见真柳先生已经是研三,他因航班问题要多留一日,喊了我、郭家兴和李几昊陪他,请我们吃上中医门口的千岛湖渔庄,从中午一直聊到了傍晚,中途三度杀去便利店买酒。数日前黄天骄说联盟这次要办学术访谈活动,我便想起了两年未见的真柳先生,于是通过线上采访了他几个问题,希望他能“简单回答一下”。真柳先生十分实在,果然真的“简单回答了一下”,凑不够一篇推送的字数,我又不好意思让我的学术偶像退修,未详之处只好用宁、沪两次长谈的内容来补充了。

问:能否简单回顾一下您从事医史文献研究的经历,有什么心得或经验?

答:我看了前辈高水平的研究,如任应秋、马继兴、冈西为人、森立之等,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然后找一找前辈没看过的研究资料、没用过的研究方法,开始自己的研究。

按:真柳先生讲过他的学术渊源,他在日本时师从矢数道明先生,他的好朋友小曾户洋(医史文献学界另一座高峰)师从大塚敬节先生,矢数道明、大塚敬节两位先生是冈西为人的朋友,而冈西为人又比较推崇森立之,所以大致的脉络就是这样。当然,真柳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曾留学中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跟任应秋先生学习,所以他的汉语讲得还是很不错的。真柳先生对他的学术方向做过总结,一共有五大版块:黄帝,仲景,本草,交流史,书志学。黄帝版块的代表作《黄帝医籍研究》很多同道应该都读过了,仲景版块更不必说,本草版块可能大家会惊讶,因为国内的中医文献研究一般有个惯例,那就是做一般医籍的不碰本草,而做本草的专做本草,因为本草文献是冷门中的冷门,太专了,但是真柳先生却对此表示不认同,他告诉我们做中医必须也要做本草,不能偷懒。真柳老师在本草领域的成果也很出名,他关于桂枝的考证应该很多同道都读过。交流史版块,由于真柳先生是日本人,又全世界奔波调查医籍,所以自然会关注,他对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的医学交流都很熟悉,还对我们说,只关注这些国家仍然不够,你们还要去看伊朗、印度、阿拉伯等等。最后关于书志学,他鼓励我们每遇到一本古籍,就要详细记录它的信息,这样这本书毁了,或者上面未来又增加了什么、缺损了什么,后人通过我们的记录都能一目了然,这是一项造福后人的工作。

问:能否简单谈谈您对医史文献这个学科的认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般来说,利用的研究资料(医学古籍)太少,又善本性低,结果研究结论的说服性也低。

按:真柳先生在千岛湖渔庄的时候,曾向我们三个格外强调,不要自称“医史学”“文献学”,一定要是“医史文献学”!他认为,医史研究如果不重视文献,不能辨析善本,使用错误的、被篡改过的文本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那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靠不住的。同样,做文献研究的学者也要有历史观念,“医史”和“文献”缺一不可。

问:您认为医史文献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应该打好哪些基础?

答:每天去图书馆,直接看看几百种以上的古籍,从各种角度来掌握古籍情报,锻炼文献学的正正能力以及眼力。

按:
关于读书,真柳先生说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从来不像别人一样去看电视,每天只有一件事就是读书,在图书馆读,在家里读,在电车上读……那个时候就差不多把中医古籍都读过了。关于古籍情报,真柳诚先生说日本的文献学(书志学)在传统文献学基础上,还受了到西方图书情报学的影响,尤其重视情报工作,真柳先生在北中医留学时,曾手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联目》的前身,内部发表)并分类研究,从中发现了一部《金匮要略》无名氏本,继而又发现了《金匮要略》邓珍本,引起学界轰动,邓珍本也成为了此后三十余年通行的《金匮要略》底本。2007年,他又从沈津先生《中国珍稀古籍善本书录》中找到线索,令《金匮要略》吴迁本(现存唯一一本属于宋代官刻本系统的《金匮要略》)沉寂六百余年后重见天日……

问:两年未来中国了,不知您目前正在做什么研究,能否向我们透露一下?

答:你们可能看过我《黄帝医籍研究》的中文版。我正在编辑《仲景医籍研究》,希望明年能出版。然后想编辑《本草文献研究》、《汉字圈古医籍经眼录》、《汉字圈医学交流史》。由此这部的编辑时间很紧,不想出版其中文版。

按:哭了,真柳先生的《仲景医籍研究》不出中文版了,同志们还等什么,抓紧时间好好学日语吧……

问:如果可以送一句话给医史文献的学生们,您最想说什么?

答:直接看古籍(排印本不行)的经验越多,能做的研究越好。

任应秋先生书

撰稿人: 张承坤,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崔为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代表作:《〈金匮要略〉吴迁本与邓珍本对比研究》(《中医药文化》,2019年第1期)、《上图藏〈金匮要略〉抄写者吴迁续考》(《中医药文化》,2020年第1期,通讯作者)、《〈金匮要略〉“补气加半夏”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1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金匮要略〉文献研究——以吴迁本为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

审稿丨罗烨

排版丨杨瑶

本活动由牧林芳堂中医馆友情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