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从《千金方》看古汉语异位用字情况
——兼议《千金方》校释中的若干词语释义


摘 要:阅读古籍常常会遇上这样的情况:书面上见到的是“A”字,却要读作“B”字才能正确理解,而由“B”字演化为“A”字的变化机制则是多 种多样的。本文提出将这样的“A”字统称为“异位用字”,并以《千金方》校释本中对异位字的误认为例,分析了4类代表性的异位用字,指出其致误原因和解读 方法。

关键词:异位用字  通借字  俗写字  分化字  异体字  千金方


    从语言学原理看,对于每一个词而言,意义是其内涵,语音是其外形,而书面语言的文字形式则是语音的记录。但就汉文字而言,文字又不单纯记音,往往还能直接 反映意义,这与世界绝大多数文字的情况不同。如果我们把汉语词的义、音、形都看成一个“位”,那么,每一个汉语词都应该是三个“位”的结合体,即所谓“三 位一体”。如果其中的“音”或者“形”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语音或者字形的变异,就会造成接受者对语义的理解困难。笔者将这种变异拟称为“异位”,也就是 说离开了“原位”。例如,一个北京人很难听懂苏州评弹,因为北京人熟悉的是普通话,而苏州评弹的发音对他来说差不多每个字都是“异位”语音。如果这位北京 人要听懂苏州评弹,他就得设法将苏州评弹的发音“还原”为普通话的发音,也就是回复到他所习惯的每个词的“本位”语音。

    文字情况也是如此。对于古代书籍,我们无法听到古人的发音,但在字形方面则也有“异位”的情况,这就是词语的异位用字。即是说,在一个词已有本位字的情况 下,古代书写者因种种原因未用本位,而采取了其他用字。这些用字与人们熟悉的词的本位用字有差别,这就必然会造成阅读者无法顺利阅读,这就形成了因“异位 用字”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因此,在阅读古代书籍时,对读者文字、词语的解读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理解本位用字外,还要能够解读异位用字。要善于分析 变异的机制,将“异位”还原为“本位”,这是阅读古籍的必由途径。可以看出,“本位用字”基于人们思维中习惯的特定字形与特定意义的特定关联,当文章的具 体语言环境中字形与意义无法关联时,阅读者就会发生理解困难,这就形成了由异位用字派生出新的难点。因异位用字而“派生”出来的难点是汉语言汉文字系统特 有的现象。

    《千金方》(含《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中古时期的重要方书,近年来中医界对其较为注意,从不同角度对其开展了研究。仅不同层次的点校、校释本就出 现了10多种。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千金要方校释》和1998年出版的《千金翼方校释》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专著。但由于《千金方》一书中 异位用字情况较为复杂,前人既有的研究又较少,因此在现代研究中反映在异位用字方面的失误也就时有所见。本文即以《千金方》异位用字为例,分析其主要类型 与解读方法,并兼议上述两部校释本中的相关问题,希望对《千金方》的研究有所补益。


    一、通借字

    汉文字以不同字形区别表意,但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音的,故古人有时不拘常例用字,而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字形。原本当用的字为“本字”,借用的字即为 “通借字”。在古籍中,通借字是常见的异位用字。

    举-弆
    1、右七味细研,……用瓷器贮之,密举勿令泄气。(《要》二十三·四,P424)
    校释P815:[密举]谓闭塞器口而收藏。……举,没收。《周礼·地官·司关》:“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郑玄注:“辟税者,则没其财而挞其 人。”此指收藏。

    例中“密举”为收藏义应属无疑。《校释》找出《周礼》中“举”有“没收”义,以此辗转训其有“收藏”义,然“没收”与“收藏”,二者差之远矣,其说恐难置 信。事实上“举”无收藏义,其字当通“弆”,二字同音通用。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弆,藏也。”1⑴《通俗文》:“密藏曰弆。”*例文中谓“密举”,正 是密藏也。“弆”字历代均有使用,但仍属较冷僻之字,故使用者每以“去”字代之。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卿今强健,何忍无急去药?”裴松之注: “古人谓藏为去。”《汉书·苏武传》:“掘野鼠去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注:“去谓藏之也。”此义之“去”即是“弆”。借为“举”他处未见用例,然以理推 之,当无疑义。

   讇-谵
   1、身柱,主癫疾瘈疭,怒欲杀人,身热狂走,讇言见鬼。(《要》三十第四,P536)
   《校释》P1075:[讇言]说梦话。按“讇”,梦话。《类篇·言部》:“讇,寐言也。”

   今按:“寐言”,即是说梦话,《集韵》也有与《类篇》相同的解释2⑶,似乎《校释》所释言之有据。然而说梦话一般不能算病证,中医病证中也少有此证;且说 梦话与“见鬼”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岂可并提?考“讇”与“谵”二字韵同,“讇”与“谵”通,“谵言”即妄语,与“见鬼”义近,且为中医常见病证,故“讇 言”应即“谵言”。以别本异文考之,本条之“讇”,《医心方》卷二第一作“阎”,比《要方》又丢失了“言”旁;而《外台秘要》卷三十九则作“讝”,《集 韵》:“讝,疾而寐语也。”3⑷此所谓“寐”,其实就是昏睡,故“讝”字应视为“谵”的古异体。由此进一步证明“讇”通“谵”。

   从以上二例可以看出,在古医籍校注工作中应当慎之又慎,遇到疑难词时,首先当然要从“本位”的角度考察,但在“本位”各义项都不相合时,也不能强作引伸, 而应从语音角度研究,是否可能用了借字。把借字误解为本字,则必然与原意有所相差。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词有不同写法,并不都是借字造成的。有些词本来就没有定字,因而也无所谓借字。汉语中的“记音词”就是其中的典型情况。汉语书面语总体 上是以形表义的,但记音词所记的词却没有造出专用字,因此记音词只是把汉字作为一个单纯记音符号来记录一个词的读音,只要是音同音近的字都可以用来记录, 因而一个词就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写法。这些不同的写法可能会有用例多寡之分,在性质上却无“本”与“变”之别。在中医古籍校注实践中,这种记音词往往被人误 解,以为其中有某个形体是其本形,其他形体就被视为“借字”,或者根本看不到其间的联系而作各别解释。以下所举的表恶寒貌一组词就是其中的代表。
  对恶寒貌的描述在中医古籍中是颇为常见的。笔者曾考察其不同的记音写法加上某些特殊变化(如讹误字),竟达40多种。单是在《千金方》中见到的,大约就有 20种。《校释》对其中一部分作了解释。录如下(为了减少篇幅,以下一段不举原文)。

   《要》P589:(此指《要方》校释本页码,本组举例下同)[洒洒] 恶寒貌。《素问》……王冰注:洒洒,寒貌。
   《翼》P66:(此指《翼方》校释本页码,本组举例下同)[洗洗] 寒貌。
   《要》P284:[洗洗] 当作洒洒,寒貌。
   《翼》P29:[洗洗] 同洒洒,恶寒貌。
   《要》P397:[凄凄] 《素问·刺疟篇》作“洒洒”,义同。“凄凄”,寒凉貌。
   《要》P661:[悽悽然] 寒冷貌。……又《素问·刺疟篇》作“洒洒”。
   《要》P375:[淅淅然] 恶风貌。《伤寒论》卷二……成无己注:“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也。”
   《要》P1074:[洗淅] 即“洒淅”。按“洒淅”,寒慄的样子。
   《要》P1080:[悽索] 悲痛而涕泪交流状。按“悽”,悲伤,悲痛。《玉篇·心部》:“悽,悽怆也,伤也。”“索”,涕泪流出貌。《庄子·徐无鬼》成玄英疏:“索然,涕出貌。”
   《要》P287:[濇濇] 同“啬啬”,形容恶寒而有畏缩之状。(《要》P409同)
   《翼》P227:[啬啬] 原作“濇濇”,据文义改。(《翼》P389同)
   《要》P771:[赤色] 《外台秘要》卷三十《丁肿方》“赤色”作“啬啬”

    以上所举的各例表示恶寒貌的词,虽然书写形体各异,其实是一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记音词,本质上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记写方法。《校释》对它们作出了不同的解 释,其中前数者释为“寒貌”、“恶寒貌”等,释义尚属贴切;“淅淅然”释作“恶风貌”,看来是认为与“恶寒貌”有差别,其实二者本来是一致的;后数条《校 释》则给它们增加了附加的意思,如“涕泪交流状”、“畏缩之状”,都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校释》未能认识到以上词例都是记音词,却 人为地认定了几个词作为“正形”,写作“洗洗”的认为“当作洒洒”,写作“濇濇”的认为当作“啬啬”,把某几个词形当作“本字”,而把其他写法作为借字。 其实,“洒洒”、“啬啬”字义上与“恶寒”又有什么联系呢?


  二、俗写字

    民间手书俗字,往往不循六书造字之义,随意增加点划,改变笔形,这也许是一个时代的习惯,对于同时代的人应不构成什么辨认的问题。但对于在“正字法”背景 下的现代人来说,也可能构成不小的障碍。《千金方》传世本为古代木刻本影印本,文字字形端正,因此总的来看没有特别难认的字,但也有个别特例。如:

    郁悒
    1、凡用麻子,皆不得用郁悒者,可拣择而用之。(《翼》二十四第四,P286)
    “悒”字原书右侧写如“色”,此盖时俗习惯使然。《校释》P369因其字字书未载,遂认为应是“恑”字。释云:“《说文解字·心部》:‘恑,变也。’‘郁 恑’,谓腐败变臭。”

    今按,原字当认读为“郁悒”。“悒”字右半“邑”误作“色”,这是古代抄书常见变例。如《黄帝内经明堂》残卷:“中府者……主肺系急咳,胸中痛,恶凊,胸 中满色色然。”4⑷既云“胸中满”,则显然应该是“邑邑(悒悒)”,“色色”乃其形误。又《素问·脉解篇》:“所谓色色不能久立,……无所见者,万物不定 未有主也。”“色色”在《太素》正作“邑邑”。而从词义看,“郁悒”当作“郁浥”。“郁浥”,常义为潮湿不干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条“纸袋 笼而悬之”句原注:“(脯)置于瓮,则郁浥。”又作“郁裛”。《齐民要术》“胡麻”条“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尔”句原注:“若乘湿横积,蒸热速干,虽曰郁 裛,无风吹亏损之虑。”“郁悒”者,本另有义,例条中则本当作“郁浥”,书写者写作“郁悒”,从熟写也。从具体语言环境看,使用者并在潮湿的基础上特别地 赋予了因此而朽烂之义,故原文是说,选用麻子,不应用湿烂者。

    叉
    1、耆婆万病丸,治七种癖块……或复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差。(《要》十二第七,P226)
    2、太上五蛊丸,治百蛊吐血伤中……卒得心痛,上叉胸胁痛如刀刺,经年累岁著床不起,悉主之方。(《要》二十四第四,P437)
    3、治卒中风寒冷,温气入腹,虚胀急满,抢心,胸胁叉痛,气息不通,脉弦紧,汗不出,及得伤寒方。(《要》十七·八,P317)
    4、白术散,主风入藏府,……惊悸腹胀气满,叉心头痛。(《要》十七第八,P318;《翼》二十第一,P235名“细辛散”)
    5、或胸胁叉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要》十八第五,P324)

    以上各例“叉”,刺也。《后汉书·儒林传·杨政》:“旄头又以戟叉政,伤胸,政犹不退。”*“叉”本为尖头分岔有刺之物,引伸而有“刺”之义。但因古人 “叉”写如简化字“义”,又因“叉”的此种用法后世较少见,故其字易误解。《千金方》中的诸例“叉”,见于《翼方》中的《校释》未误,而见于《要方》中的 上举五例,《校释》于前二例并写作“又”(P443、P841);后三例并写作“义”(P613、P615、P626),皆误。

   
    1、《要方》卷二十二《校释》P766第二条校释:[盐汤沃润之]《医心方》卷十五·治痈发背方“汤沃”作“汤泼”。

    本例误认的实际上是《医心方》中的俗写字。《医心方》系以抄本面貌影印传世,因此文字辨认的问题更复杂,整理或引用该书者误认原书的情况很多。如本条,据 笔者所知,《医心方》中无“泼”字。因检《医心方》原书,其所谓“泼”其实正是“沃”字。只是原文所书为俗体写法,书写者在“沃”字的右上角增加了一点, 又在收笔的一捺上增加了一撇,故形似“泼”字。其实,古人写“泼”必作繁体,与“沃”字原不相涉。《医心方》中的“沃”被误引录为“泼”,笔者已经见过多 次(不仅出现在这一篇),文献工作者当戒之!再者,《医心方》中本条出于第十五卷的《治痈疽未脓方第二》一篇,而非校者所记《治痈发背方第四》中。


    三、分化字

    民间俗字的一个典型类型就是因义别形。即用字者往往根据自己对字义的理解,随意地添加形符或改换原有形符。汉字是以形体表义的,但由于词语发展快而造字速 度慢,许多词原先并无专字,靠着同音假借的方法借字,或引伸使用既有的字;在东汉以后,形声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原先靠借字(这里包括引伸用字,在一定意 义上说引伸用字也是借字)表达的词,通过对所借字的改造——即在借字基础上添加或改换形符,也大多造出了专用字。而添加或改换形符的依据主要就是看字义的 类属,草类的就加草头,鱼类的就加鱼旁,等等。由于在很长时期内、有很多人在同时做这种改造工作,因此在改造的同时就面临着社会选择,有的新字被社会认可 得以通行,改造出来的新字和原先借用的字之间就构成了古今字关系(新字是今字,原先借用的字是古字);而另有一些改造出的新字因为改得不合理或没必要,没 有被社会选定,只是在短时间、特定行业流通,则就被视为“俗字”(现代有的人将“安装”写成“按装”、“遥控器”写成“摇控器”,“震撼”写作“震憾”, 就与这类俗字机制相同)。因此,这类俗字在造字原理上和古今字中的“今字”是一致的。《千金方》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俗体分化字。

    溲-搜
    1、灸疮搔去痂,帛拭令干,以蜜傅,溲面作烧饼,熟即以饧涂饼熨之。(《要》五第九,P99)
    2、右二味,以三年醋一升溲面末,暴干。(《要》二十四第七,P441)
    3、右贰味,……先以盐汁和油令相得,溲面一斤。(《翼》十二第四,P150;又《翼》二十一·四,P255文略异)
    4、右贰味,以三年酢一升,以溲面,末,暴干。往反令酢。(《翼》二十第七,P243)
    《广韵》云:“溲,溲面。”今上海南汇县方言犹用此“溲”字,从以水调和面粉,到擀面以前的过程均谓“溲”。然古方书中“溲”的用法并不局限于“以水和 面”,以上各例有和面者,更多的却是拌和各种药物。故凡以水液拌和散末状物皆曰“溲”,此义为“溲”字的基本义之一。
    字亦作“搜”。
    5、恶甘者,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内少蜜和为丸。(《要》二第一,P18;又《翼》五第一,P61同)
    6、细别煎蜜,就盘上以手搜搦令匀,然后捣之。(《翼》五第六,P68)
    7、右壹味,以水伍升,铜器中煮取汁,搜面作粥食之。(《翼》二十第三,P237)
    8、以唾和白硇砂,搜面作碗子,盛唾著硇砂如枣许……(《要》二十二第六,P411)
    9、黄连为末,以(胡粉、水银)二物相和,软皮果(裹)熟搜之,自和合也。(《要》二十三第二,P419)

    “以水和面曰溲”,故其字从“氵”。然而溲面须用手,乃手的动作,故民间书写又将其字变化改从“扌”旁。因而这正是因义别形的俗体分化字。虽然其形体上和 “搜求”之“搜”相同,意义上却与其没有任何关系。例15《校释》“据文义改”为“溲”,就字义理解来说是对的,但未能正确揭示二字形之间的关系,终非甚 妥。又迄今大型字书“搜”字未收此义,可补。

    胎-苔
    1、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为浮寒,非肺痿。(《要》十七第七,P315)
    《校释》P611注:[胎]舌苔。按“胎”,通“苔”。

    今按:舌苔之义用“苔”字本系六书假借之义,盖“苔”字本为“苔藓”而制,人舌苔像之,故亦以“苔”相称。然“苔”毕竟为草属,故有的传抄医书者曾经想对 其进行改造;因其为人体组织,故在改造时就改从“月(肉)”旁。这种改造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将舌苔写为“胎”在《伤寒论》以及后世的几种方书中都有出现。 但是,这一改造思路形成的新字却与另一个字即“胞胎”之“胎”恰好同形,且“胞胎”之“胎”使用频率更高,因此,这一改造方案最终没有被社会认可,舌苔仍 以写作“苔”为主流。由此看来,将舌苔写为“胎”,也是属于因义别形的俗体字。《校释》谓“胎”通“苔”(五版《医古文》教材已作如此解释),就字义看可 以成立;从文字演变的机理看,却并非“通”之例。

    索饼-{食+索}饼
    1、百沸馎饦、蒸饼及羔、索饼起面等法在食经中。(《翼》十四第四,P162)
    《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古人面食通称为“饼”,故不必如今之圆扁 之形者,亦不必如今之饼皆为干者。“汤饼”即为汤水中煮熟者,故可能为面疙瘩、面条、馄饨之类;“索饼”即为索状之面食,当属面条一类的食品。譬如粉丝, 今苏北人有称“索粉”者(苏南称‘线粉’或‘粉线’,同理),与此命名之义同。除上举《翼方》中例,《伤寒论·辨少阴病脉症并治》亦有:“凡厥利者,当不 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

    “索饼”或变作“{食+索}饼”。
    2、调和如常食之法。惟须稠,勿加盐,以水加曲二升,作{食+索}饼,极烂煮之……一顿食之。(《要》十五第八,P283)
    《校释》P549以“{食+索}”字“字书未见”,遂改其字为“{食+素}”,并云:“‘{食+素}”’同‘素’。《集韵·莫韵》:‘{食+素}”,膳彻 荤也。’据此,{食+素}”饼当为面饼。”
    今按:“{食+索}饼”,索饼也。“{食+索}”为“索”俗字,盖为食品,而加食旁。“{食+索}饼”正是《释名》、《伤寒论》中的“索饼”。《校释》未 知其中字形变异之理,随意改变字形,又不详“饼”的古义,因而认为“当为面饼”,字形字义均有误解,故全词误释。

    要识读这类俗字,只要去掉或改换一定的偏旁,让它回复到本位字的形态,则其字可识。即使所释的字字书未收或没有相关的释义,只要理由充分,也可得出正确的 解释。


    四、特殊异体字

    读音和意义相同(意义可以是部分相同),只是写法不同的字称为异体字。异体字通常比较明确,即国家文委会颁布的异体字整理表中所删并的异体字。但古代医籍 中有些较为冷僻的异体字,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以上二类“俗写字”和“俗体分化字”广义地说也是异体字,只是此二类个性特征比较明显,所以这里加以区分)。

   
    1、又治冷血宿结癊癖,频用有效。(《要》十三第六,P240)
    《校释》P469据别本改作“阴癖”。
    2、若有患人抱病多时,积癊宿食,大块久气,癥瘕积聚,一切痼结者,即须一两度增。(《要》十二第七,P224)
    3、病在膈上,久冷痰癊积聚,癥结疝瘕,宿食坚块,……此皆胃口积冷所致。(同上)
    4、治一切冷病,积冷癊,瘦者,四两和酒一斗。(《要》十二第七,P225)
    5、半夏汤,主酒癖癊,胸心胀满,肌肉沉重……由脾胃客痰所致。(《翼》十八第三,P204)
    《翼方·校释》P272:[癊]心病。《集韵·沁韵》:“癊,《字林》:心病。”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槟榔、豆蔻糅以丁香、龙脑,咀嚼能令口 香,亦乃消食去癊。”

    今按,“癊”,按《字林》所释,常义为“心病”。但从上举各条文意来看,“癊”当读为“饮”,即痰饮之“饮”。《医心方》卷一引《最胜王经》云:“病有四 种别,谓风热痰癊,及以总集病,应知发动时。春中痰癊动,夏内风病生,秋时黄热增,冬节三俱起。……食后病由癊,食消时由热,消后起由风,准时须识 病。……风病服油腻,患热利为良,癊病应变味,总集须三药。风热癊俱有,是名为总集。……梦见水白物,是癊性应知。”5⑸此文中,两处与“痰”并提,而 “病有四种”之下,谓“风热痰癊”和“总集”,则“风热痰癊”四字中当有两字连为一名者,自然只能是“痰癊”二者合一;又后文以“癊”与风、热相对见,则 是以“癊”而赅“痰”,根据中医理论,则可确知其字为“饮”之古异体。又传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刊本《肘后备急方》第二十八篇为《治胸膈上痰癊诸 方》,篇下各方皆为治痰饮之方,此为明证6⑹。又《医心方》卷九引《千金方》有:“治心上淡荫,僻气吞酸,半夏汤方……”此条“淡荫”今本《千金要方》卷 十八第六正作“痰饮”(P332);而上举《翼方》例并见于《要方》卷十第五,《要方》中作“酒癖荫”:此二组构成了“饮”、“荫”与“癊”三者相同的连 环证据,足证“癊”(及“荫”)即是“饮”字。历来字书“癊”未及此义,当补。

    《校释》在《要方》四例下未加注释,于《翼方》例则据旧字书以为释,并引有书证。其实,该书证“消食去癊”中的“癊”倒很像是痰饮义,而非所谓“心病”。

    辞书释义是对古来各种解释累积整理而编成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古医籍整理中应当经常查阅。但中医古籍中有不少字义、词义或文字字形尚未被大型辞书所收 纳。因此,校理古医籍,不但要能够理解辞书中已经收入的解释,在证据翔实时,也要敢于突破辞书释义,提出新的见解。本条就是一个明例。

    除以上所列四类外,异位用字还有讹误字、特殊简化字、符号变异等情况,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例析。然由上举四类,已可见其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