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关梅毒病名的记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 梁永宣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导致的性病,该病何时传入中国,历来学者意见不一。根据大多数人的看法,倾向于十六世纪初欧亚航运贸易开拓后,将此病经广州传入中国并引起流行。这一观点基本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十六世纪以前的大量医籍中,虽然有一些关于淋病、阴蚀病等记载,但无论从病名到症状描写,都不大符合梅毒的特征。十六世纪初期之后,由于梅毒传入的肆意漫延,使得一大批医家对此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中医对梅毒的辨证施治逐步趋向成熟,为后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到十八世纪之后,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十六~十七世纪末这一时期,是中国医学辨证治疗梅毒病的核心时期,这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现存我国医书中最早记有梅毒病名的是一五一三年重刻的元代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根据程之范先生的分析,认为有关梅毒的内容系重刻时所加。该书记有“治梅毒疮方”,并提出原病又名“木棉疔”及“天疱疮”,但无症状描写,亦无附方。

    一五二二年韩 矛(“矛”字下面加心) 的《韩氏医通》提及“mei疮之名”。《说文解字》注曰:“中久雨青黑也。”《汉语大词典》释为“物体因久受潮发霉变色。”该字音、用法均与“霉”同,作者取此名,意为原病含有中湿之意。同年俞弁在《续医说》谈到:“弘治末年民间患恶疮自广东始,吴人不识,呼为广疮;又以其形似谓之杨梅疮”。他首次对“杨梅疮”的来源予以解释。

    一五二九年薜己的《外科心法》,一五五六年汪机的《外科理例》及一五五六年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均沿用“杨梅疮”名,别无它名。一五六五年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用图示的方法记载了许多外科病,其中包括梅毒。他提到:“梅毒一名广东疮,一名mei疮,mei音梅”。

    一五七五年李木延在《医学入门》中谈到该病:“杨梅疮……俗呼名不一,有呼杨梅为天疱者,有呼杨梅为大麻风者,以理推之,…… 形如鼓钉、黄豆者属脾,多生满面,谓之大风痘;…… 形如鱼疮,内多白水,按之不紧者,谓之天疱疮,乃此类轻者。”李氏主要根据梅毒发生的不同部位加以命名。

    一五八七年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及一五九六年出版的李时珍之《本草纲目》仅用“杨梅疮”一名。

    一六零四年申斗垣著《外科启玄》,对梅毒进行了详细论述,他按照梅毒的伴发证予以分类命名,主要有:杨梅结毒、杨梅癣疮、翻花杨梅疮、阴杨梅疮、杨梅痘子、杨梅疳疮、杨梅圈疮。在每一证形之后均配有插图,使人一目了然。

    一六零八年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在“杨梅疮”的分类标题下采用了“广疮”、“翻花疮”、“绵花疮”、“广豆”等名字。

    一六二四年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根据发病地域、形状大小加以区别:“杨梅疮一证,以其肿突红烂,状如杨梅,故而名之。其在西北人,则名为天泡疮,东南人又谓之广东疮。凡毒轻而小者,状似茱萸,故名茱萸疮。毒甚而大者,泛烂可畏,形如绵花,故名绵花疮。”

    一六一七年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谈到:“夫杨梅疮者,以其形似杨梅;又名时疮,因时气乖变,邪气凑袭;又名棉花疮。有此三者之称。”

  一六三二年论述梅毒病的专书,即陈司成的《霉疮秘录》,将前世与梅毒有关的命名方法进行了总结、分类,并将梅毒统称为“杨梅疮”或“霉疮”,未再使用其它名字。而一六六五年祁坤的《外科大成》又沿用陈实功的命名方法,其它方面的论述也基本沿袭前人。由此,有关梅毒的论述基本定型,为后世所延续。

注:文中的mei为“彳+山+黑+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