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医方类聚》的版本流传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摘要:本文介绍了蕴含中国医学成就的朝鲜巨著《医方类聚》于朝鲜李氏王朝时的成书经过,述及原书辗转流传到日本,并于文久元年重新覆刻,之后又回传韩国,而后在韩国、台湾及大陆重新影印的过程。

关键词:医方类聚;版本;流传

 

The Spread of Versions of Yifangleiju

Liang Yongxuan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of the completion of Yifangleiju, the great Korean works inclu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CM, in Li Dynasty in Korea, the spread of the original works to Japan, the reprinting in the 1st year of Wenjiu and the return of the versions to Korea, as well as the re-photolithograph in Korea,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the later years.

Key Words: Yifangleiju; versions; spread

 

 

中国与朝鲜医药交流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三国时期就开始交往,经过两晋南北朝至唐宋金元的不断加深,至明代进入两国医药交流的繁荣时期。这期间,朝鲜频繁聘请中国医生去本国从事医疗活动与教学,同时多次派遣医生前来中国求教;在大量收藏、翻刻刊印中国医学典籍的基础上,又整理编辑了在朝鲜医学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医学著作,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归纳了中朝两国医药学体系,其中1445年成书的《医方类聚》是朝鲜医学中篇幅巨大、内容丰富、十分重要的古籍,是朝鲜医学之集大成者。它以收集中国医学重要为中心,不仅保存了许多中国已经失传的珍贵医学史料,对中国医学的经久不衰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朝鲜医学自身的发展,并对日本医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成书经过

明代时期,朝鲜李氏王朝十分重视医药学的发展,积极进行汉医学书籍的整理工作。根据朝鲜《世宗实录》卷110 [1]的记载,自世宗二五年(1443年)开始,根据世宗之命,文官医官开始着手合作汇集古今医书,重新编撰大型医书。当时参加的人员有:集贤殿副校理金礼蒙、著作郎柳诚源、司直闵普和等,他们蒐集诸方,加以分门类聚,使之成为一书。之后又命集贤殿直提学金汶、辛硕祖,副经理李苪、承文院校理金守温、聚医官全循义、崔闺、金有知等予以编辑;并令世宗第三子安平大君瑢、都承旨李思哲、右副承旨李师纯、佥知中枢院事卢仲礼监等负责监修。全书历时三年,于世宗二十七年(1445)乙丑十月完成,共365卷。但不知因何原因,此书当时未加刊印。

《世祖实录》卷12 [2]又载:世祖四年(1458年)戊寅四月,“礼曹启、世宗大王朝所撰《医方类抄》,备载诸方,但卷帙浩穰,卒难刊行,姑将简要方书,分门讲习,从之。”此处书名《医方类抄》有可能为误写,或为原书的另一名。原书编成13年后,又一次引起人们注意,但终因卷帙浩穰,而未得刊行,只是对原书进行了讲习,予以简化,并加以分门别类。是否由此改为后世流传的二百六十六卷,不得而知。

一年之后,即世祖五年(1459年)己戌九月,《世祖实录》卷17 [3]记载了世祖促成刊印《医方类聚》的过程:“御书示左承旨李克堪曰:《治平要览》、《医方类聚》皆世宗时撰集之书,不可不印,然《治平》更校之则误处多,若《类聚》则不必如是之多误矣,且切用非《治平》之所及,予欲先校《类聚》印出,《治平》则徐徐更校如何?”。后又进一步强调:“先王之事宜大举校正,不然则终无印颁之理,卿更商榷以启”。 左承旨之官位是朝鲜高麗王第三代定宗大王(945-949年)时,仿中国而设的承政院下正三品职位,负责管理政府所有的档案,起草各类诏书。时任此职的李克堪在安排好《治平要览》的刊刻事务之后,又向世祖建议: “《医方类聚》亦医书大全,切于日要,固非《治平》之所及也。然以斤两之多少,药性之寒温,若少有错误则害人甚大,其校正之功当倍著力,不可容易。然其校正不必儒士,臣观医书习读诸人,皆通晓文理,熟知方书,可令此辈校正,乞选通儒知医方者一人监领。”左承旨李克堪意识到刊印《医方类聚》的重要性,同时亦充分认识到医书中药物剂量、寒温对人体的影响,因此要求选择一名类似于中国儒医的人士担任总监校,对原书加以全面校正。他的提议深得世祖之心,“御书答之曰:甚当。非卿不能,如是委卿布直”。于是,经多方选拔,同年十一月确定了人选:“命行大护军梁诚之,校正《医方类聚》”。

梁诚之 [4],字纯夫,号讷斋,南原人。生于太宗乙未(1415年),世宗辛酉(1441年)登第,曾历事五世君王,宫至吏判,曾受封为南原君。卒于成宗壬寅(1482年),享年68岁。其人博览强记,富有才华,上书建言甚多,撰有《奏议稿》、《字集》、《海东姓氏录》、《蚕书》《入道地理志》等,并修《高丽史地理志》、《高丽史节要》、《世祖实录》等书,著作不胜枚数。

校正《医方类聚》的工作是十分艰难的,管理亦相当严格,对所有参与校正的人员,均有严密的奖罚制度 [5]。世祖一〇年(1464年)甲申正月,“传吏曹、孙昭等十人罢职、柳瑶等七人罢职,仍削前仕韩致良等四十六人,削前仕安克祥等十一人,夺告身,因校正《医方类聚》多致错误也。”在惩罚的同时也有奖赏制度,世祖一〇年九月,“御忠顺堂,召吏兵曹,令注擬。以梁诚之为吏曹判书,韩继美西原君·崔永潾行司宪掌令。注《武经》及撰《医书类聚》人,并加一资。”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赏罚管理,才有效地保证了所校注书籍的质量。

成宗八年丁酉(1477年)五月,原书终于宣告校完,“西平君韩继禧、左参赞任元睿、行护军权攒,印进《医书类聚》三十帙” [6]

1443年开始编撰此书,到1477年最终校正刊印,时间长达34年。该书首次活字印刷仅有30部。此时刻成的《医方类聚》为266264册。每卷达几百叶,数量相当可观。原书分为95门,其中妇人、小儿门更分细目。每门先论后方,按照方书的编撰年代载方,对所引原文不加任何改订,依原样加入。所引书目中后书与前书相同时,在条下记有与某书同;如果文章相同而内容有异时,在文下加注。在原书的引用诸书中,作者列出了所有书名,其中多为中国唐、宋、元旧帙,共收医书153种。其中中国书籍152种,朝鲜固有书籍1种。近来研究确认,有35部书籍为已亡佚医书 [7]

2 原书的流传

虽然《医方类聚》初印为30帙,但遗憾的是,流传到今天,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却只有一部(另一部分残卷存于韩国藏书阁,仅为33册),而且它没有收藏于朝鲜或韩国,却保存于日本皇家图书馆——宫内厅书陵部,因此成为稀世之宝 [8]。朝鲜的国宝为何会收藏于日本呢?

原来日本存有大量韩医籍及韩国版中国医籍的主要原因是,1592年至1598年间,战将丰臣秀吉曾两次率兵侵略朝鲜,史称壬辰之乱。其中《医方类聚》就是当时参战的日将加藤正清作为战利品而掠夺携回日本的,后辗转收藏于仙台医工藤平助家中。工藤平助名元琳,字球卿,号万光,仙台家人,宽政十二年(1800年)63岁卒。根据森润三郎《多纪氏事绩》 [9]记载,工藤平助谈到他藏有《医方类聚》430册,其中欠10余卷。因篇幅浩大,私箧蚀蠹,难以保存,故希望寄纳于多纪元简家的跻寿馆。之后跻寿馆收藏了此书。

跻寿馆是日本江户幕府时代唯一的私立医学校,它由日本著名的考证学家多纪元简之祖父多纪元孝创建于明和二年(1765年),后由多纪元孝五子多纪元悳(即元简之父),于宽政三年(1791年)进行改制后,成为官立江户医学馆。其后多纪家族历代相继,从事医书讲习、考试、施药等多项事业,特别是在医书校刻方面做出了诸多成就,名载日本史册。

多纪元简,通称安清、安常,字廉夫,号桂山。宽政二年(1790年)成奥医师,进法眼。1791年将自家跻寿馆归幕府管辖改为医学馆后,元简亦作助教,从事对幕府医官子弟的教育工作。因业绩不菲,同年出任将军侍医。其五子多纪元坚,字亦柔,号苣庭、三松。天保七年(1836年)为奥医师、法眼,四年后叙法印。弘化二年(1845年)亦任将军侍医。多纪元坚继承了先父的考证学风,从事善本医书的收集、校订、复刻工作,并培育出渋江抽斋、森立之等考证学者,同时著名幕府医官小岛宝素亦为其部下。这些学者在后来重刊《医方类聚》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述资料中谈到《医方类聚》有430册,可能是笔误或记忆错误,但从中可以了解原书转存至多纪家的情况。由此,在多纪元简所编的关于自家藏书情况的《聿修堂架藏书目》 [10]中便有了如下记载:“《医方类聚》二百六十二卷,朝鲜刻本,不著撰人姓氏,缺第一、第百十六、百廿、百四十八、百四十九、百五十五、百五十六、百八十、二百七、二百九、二百廿凡十二卷。案《东医宝鉴》云:东(本)朝祖宗时命诸医官所撰”。之后,多纪元坚又进一步向世人介绍了该书的重要性,并组织学者将其中的佚失36部书籍之佚文抄出,制成了《医方类聚采辑本》。此采辑本在后来日本重新刻印《医方类聚》一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传于多纪家的《医方类聚》原刊本,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离开了多纪家族,移藏至大学东校典籍局,后入官立浅草书库,继藏上野帝国博物馆,最后珍藏于宫内省图书寮,即现今的宫内厅书陵部。原书自仙台医工藤平助收藏时即有缺卷,据三木荣 [11]所记,现存为252(欠1612册),纵30.5 cm ,横19cm,每半叶版匡纵22 cm,横略少于16cm。四周单边,有罫。9行每行17字。注为双行,版心白口,上下鱼尾,鱼尾间标有“类聚”卷数及叶数。

3原书覆刻

随着《医方类聚》一书收藏于多纪家族之后,熟悉知此书内情的江户幕府医官喜多村直宽开始萌发了覆刻原刊本的愿望。喜多村直宽(1804-1876),字士栗,通称安斋,后袭父称安政。号栲窓,晚年号香城。喜多村直宽为日本考证学之泰斗,与多纪元坚、小岛宝素三人,被称为日本文政天保年间博通医学、不负天下重望的人物。他于文政四年(1821年)入江户医学馆,第二年经考试后即被选为首席,成为医学教读。天保十二年(1841年)38岁时任医学馆教谕,当时全国各地医生因仰慕其名,来谒者众多。之后任侍医,叙法印。

自嘉永五年(1852年)始,为了刊刻大部医书《医方类聚》,喜多村直宽得到了诸多同事的资金援助,甚至还从当时日本将军手边借金百两。嘉永五年四月,覆刻工作终于正式开始了。为了弥补原多纪家所藏《医方类聚》中的欠缺内容,直宽邀请渋江抽斋加盟。渋江参考诸书,将所欠部分作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即补齐了原缺的1、卷116、卷120、卷148、卷149、卷宗80、卷207共七卷。全部工作前后共花费10年时间,终于在文久元年(1861年)覆刻出《医方类聚》。此时,原书由既往的252卷本改为仅缺卷155156209220262卷本,题264册,史称文久元年本。该本前有多纪元坚之序,扉页中题有:仿朝鲜国活字原本缩刊,学训堂聚珍版。此处的“学训堂”为直宽书室之名,“聚珍”则采用了活字的中国式雅称。

文久元年版是在距朝鲜原书初版约400年后第二次刊刻的,当时究竟刊印了多少部,不得而知。从现存的情况来看,数量不会太多。目前收藏此书的机构有: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横滨市立大学医学情报中心高田文库、松溥史料博物馆[12]、中国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天津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浙江中医药研究所(在原缺的基础上又残缺卷1至卷620116)、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残存卷222 [13]。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存198册)、韩国延世图书馆。

高宗十三年,即日本明治九年(1876年),日鲜二国缔结了修好条约,同时两国间医事交流亦有加强。当年七、八月间,闻知日本外务理事官宫本小一将赴朝鲜,喜多村直宽便上书请求将自己作为江户幕府医官期间所刻的《医方类聚》及其它著作(《伤寒论疏议》、《金匮要略疏议》、《越俎药志》)等一并转赠于朝鲜。此举得到同意,于是所有书籍随行,在八月二日经朝鲜礼曹判书金尚铉赠呈于朝鲜政府,两国之间还就此事特地互致礼状。可惜喜多村直宽没有能看到这一礼状,提前离开了人世 [14]

4 原书印刷

朝鲜所得的这一赠本初藏于韩国王室之典医局,后因时局之乱,恐其散佚,便赐医者洪宅柱保存之。1937年,大同出版社长李种万亟谋重印,便召集数十人,穷数月之力钞写之。此项工作完成后,恰逢日本侵华事件影响朝鲜,此书遂无从出版。1943年,复有一先生,转谋在上海刊行,亦未能如愿。而洪氏亦于1945年去世,其书乃转售于延世大学图书馆。直到1965年,汉城东洋医科大学(现庆熙大学校韩医科大学)校长李钟奎博士,发重刊之宏愿,组建了委员会,联合大学校中同事,征集4893人,假延世的直宽版藏本加以模写。此工作始于19651月初,成于同年7月。经半年多的努力,韩国的医林鸿宝终于在历经500余年变乱之后,重新在自己的故乡再次出版,并得到广泛应用。

出版当年,李钟奎校长去台湾观光,与国立台湾中国医药研究所李焕之先生相见,当时应允相赠一部《医方类聚》。之后,果以一部相贻。之后,李焕之先生为了使中国人分享这一医籍宝藏,就将其授权予台湾中华世界资料供应出版社有限公司,于是此书于1979年在台湾全文缩小影印出版 [15],全套共计10册,另有索引1册。为适宜中国人阅读,台湾影印时将其中的韩文索引改为中文。目前大陆国家图书馆亦收藏有此种版本。

1982年,由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湖州中医院校依日本文久元年版点校,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15000册《医方类聚》,使大陆医学界首次得以观赏这部内容十分丰富之名著。但作者在点校的开始阶段,将原书1~4册的部分内容删除,并依据后世的通行本而改正了原《医方类聚》所引用的中国医书内容,使该书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保存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之重要价值,确属遗憾。

20028月,在距离首次刊刻《医方类聚》520多年后,这部收藏有中国152种医籍、集中国医学之精华、蕴含中国医学成就的朝鲜巨著被完整地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它是由中国文化研究会与北京九洲出版社合作而成的,印刷时参考日本宫内厅本藏本,依据日本文久元年喜多村直宽版、为与原版同样大小的影印本。全书达100册,分95门,收方5万多首,每册分别装潢。

《医方类聚》的重新影印,使我们可以从中发掘、整理中国已经失传、散佚的宝贵文献,辑复中国古代医籍,研究历代中医古籍的版本源流及发展变化,并剖析中国医学对朝鲜医学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这套书籍的出版将载入世界医学流传史册中。

在此仅以下表简述《医方类聚》的版本流传情况:

朝鲜版《医方类聚》(1477年)

                                                      大陆排印本(1982年)

    日本文久元年覆刻版《医方类聚》(1861年)          

大陆影印本(2002年)

  

韩国影印文久元年版《医方类聚》(1965年)

 


    台湾影印文久元年版(1979年)

 

中国医学源源流长,过去我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贡献给周边国家,今天我们一样可以从他们那里找寻自己所失去的东西。这就是历史,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朝实录》第九册(世宗二十一—三十二年).日本:学习院東洋文化研究所影印朝鲜版, 1956925日:470页。

2《李朝实录》第十三册(世祖元—九年).日本: 学习院東洋文化研究所影印朝鲜版, 1956925日:216页。

3 《李朝实录》第十三册(世祖元—九年).日本: 学习院東洋文化研究所影印朝鲜版, 1956925日:299310页。

4 三木栄. 朝鲜医学史及疾病史. 日本. 思文閣出版. 1991.153-154页。

5 《李朝实录》第十四册(世祖十—十四年睿宗).日本: 学习院東洋文化研究所影印朝鲜版, 1956925日:254页。

6 《李朝实录》第十六册(世祖十—十四年睿宗).日本: 学习院東洋文化研究所影印朝鲜版, 1956925日:55-56页。

7 李倩.《医方类聚》所引中国古代医籍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8 真柳誠. 現存唯一無二の「医方類聚」初版. 《漢方の臨床》3911号,1992.1248-1250页。

9 森潤三郎.《多紀氏の事蹟》.日本. 思文閣出版. 1985年再版.36-37页。

10 聿修堂藏书目录.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 抄本.47叶。

11 三木栄. 朝鲜医書志.日本大阪府堺市. 昭和31.45页。

12 小曾户洋. 《日本漢方典籍辞典》. 日本. 大修馆書店. 1999.417页。

13 薛清录等.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1.411页。

14 真柳誠. 喜多村直寛による「医方類聚」の復刊. 《漢方の臨床》1992,39(12):1488-1490页。

15 金礼蒙等奉敕撰.《医方类聚》.台北:中华世界资料供应出版社. 1978年。



*梁永宣  女,1963年出生。汉族。山西太原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中日韩医学交流研究及中医医史文献研究。E-mail: lyongxuan416@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