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桑韩笔语》中的日朝医学交流背景与内容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副教授  梁永宣

 

汉字文化不仅创造了中国的文明,同时也对朝鲜、日本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医籍作为汉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仅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财富,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流传到日本、朝鲜,为人们学习中国医学提供了基本条件。境外人士在摄取和消化中医学知识的同时,亦创造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汉文载籍。深入研究这些日本、朝鲜医家所著的医学汉籍,可以从中挖掘其中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中医学文化。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保存于日本、而源自日本、朝鲜二国医学交流的汉籍资料。

 

一、 成书背景

《桑韩笔语》一卷一册,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富士川文库,藏书号为“写 和中 /52 ”,该文库已将原书彩色扫描,可通过以下网址浏览原书全文:

http://ddb.libnet.kulib.kyoto-u.ac.jp/exhibit/fq4/image/fq4shf/fq4sh0001.html

东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亦藏有同书一册,是昌平坂学问所旧藏本,藏书号178-0597

《桑韩笔语》一书,由日本山田正珍撰于宝历十四年(1764)四月,东都刊。山田正珍,姓菅氏、名正珍、字玄同、又字宗俊、号图南,书斋名杏花园。山田正珍生于宽延二年(1749年),是日本著名的儒医。他为江户幕府医官麟嶼正朝之孙,宗元正熙之子,祖父、父亲历任江户幕府医官。山田正珍自幼聪惠伶俐,好学博识,非一般少年所比,众人皆知他是非常早熟的才子,且家中留有祖传的万卷书籍,为他的志学奠定了基本条件。

山田正珍一生多处拜师求学,他学儒于山本北山[1],习《素问》、《灵枢》之学于加藤筑水[2],研本草之论随田村兰水[3]。他的一生最倾注于对《伤寒论》研究,曾在江户医学馆从事《伤寒论》讲座,对中国明代方有执有关《伤寒论》的注解,首持批判性阅读观点,与中西深斋并被日本誉为“以批判态度来审视《伤寒论》”。山田正珍的理论精华凝结于《伤寒论集成》中,书中随处可见其天才聪惠之点,这部书中的内容被中国汇通派医家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引用最多[4]。此外,正珍还著有《伤寒考》、《天命辨》、《新论》、《权量揆乱》、《败鼓录》、《杂病备用方》等书。但遗憾的是,如此聪惠的他,却于天明七年(1787)因肺疾而逝,年仅39岁。

在山田正珍短暂的生平中,除了上述成就外,曾在日朝交流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宝历十四年(1764年),时年仅16岁时的少年山田正珍,便接待渡日朝鲜通信使使节,与他们交换诗文,讨论医学问题,后该笔谈整理为《桑韩笔语》一书。

朝鲜通信使是朝鲜国王向日本派遣的外交使节团,史称朝鲜通信使,又称“通信使”、“朝鲜使节”等。其主要方式是由朝鲜国王派出携带书契及礼单实物的外交使节团,向日本足利将军、德川将军派遣。其先例在高丽王朝辛禑元年(永和元年1375)即有,当时在朝鲜王朝的成宗朝便制定了使节团的组成人员及携带物品,自孝宗朝后开始确立下来。

室町时代这样的使节团只有朝鲜世宗时期三次,其详细情况不明。而江户时期自庆长十二年(1607)到文化八年(1811),前后共达12次。这12次交流,亦成为日本研究日韩(朝鲜)关系的重要内容。途中所到之处,日本各界对于这种一生难遇的奇事,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他们设有专门接待的驿站宾馆,欢迎远道而来的外国人。而朝鲜使臣到达江户后,会专门选择吉日,在日本诸大名列坐时行聘礼、献礼物,而日本将军则向三使予以慰劳。在诸藩客馆及江户本誓寺、本愿寺等地,大批日本文人墨客学者、医师涌向那里,为了学习以朱子学为首的朝鲜先进文化,奔向客馆与朝鲜一方进行交流,进行诗文应酬及医学方面的质疑。同时间接地接触了中国文化。通信使往返一次前后需要五个月,有时长达七、八个月。

每次通信使团赴日,除正使、副使、从事官之外,还有堂上译官(翻译)、上判事、制述官(有文才者,如文章起草等)、良医、写字官、医员、画员、三使护卫、骑手、乐師、三使仆人、侍者、船将、礼单直、盘缠直、吹手等,少则200多人,多时将近500人。使节团中良医、医员的出现,据推测,一方面可能是所有出使人员的随行医生,同时也担负有与日本医者进行交流的职责。

12 次通信使人员派遣情况如下:

次数

派遣年代

参加人数

1

1607

467

2

1617

428

3

1624

300

4

1636

475

5

1643

462

6

1655

488

7

1682

475

8

1711

497

9

1719

479

10

1748

475

11

1764

472

12

1811

226

 

山田正珍所接触的朝鲜使节,便是第11次赴日的朝鲜通信使。据三木荣研究,英祖三九年(日本宝历十三年)八月三日,朝鲜决定向日本派出这批总计有472人的第11 次使节团,此次来日,主要为祝贺第10代将军德川正治袭位。使节团正使为赵曮,副使李仁培,从事官金相翊。随行者有良医李幕庵、医员南丹涯·成尚庵。

106日,一行人乘船自釜山浦出发,于翌年即明和元年正月21日在日本大阪上陆,并在当地停留五天。216日,通信使一行抵达江户,入住浅草本愿寺宾馆。227日,德川正治接见了正使赵曮,副使李仁培,从事官金相翊。311日,使节团一行离开江户起程回国。

朝鲜通信使一行在日本江户浅草寺宾馆滞在期间,山田正珍自223日起至38日为止,共9次前往该处,与包括制述馆、良医、医员、书记、小童在内多人进行了笔谈及诗文问答。二国人员虽然无法对话,但却共同应用中国汉字得以顺利沟通。

 

二、原书主要内容

山田正珍将上述内容汇集后而成《桑韩笔语》,原书封面题“ 桑韩笔语 全”,封里第一页盖有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赠书章,卷首有“富士川游家藏”长方朱印,显示该书是由《日本医学史》的作者、医学博士、文学博士、已故的富士川游(1865-1940)藏书。富士川游为刊行于1904年《日本医学史》收集了大量日本明治前和汉医书及江户中期之后幕末期的西方医学翻译书籍9017冊,在大正9年之后分三批寄赠于京都大学,京都大学为此专门设立了富士川文库。

《桑韩笔语》书前《桑韩笔语序》为东都稻垣长章樨明父识,《题桑韩笔语云》为医官屯冈彭所做,之后山田正珍处题一识,共45叶。正文开始记:桑韩笔语  东都官医山田正珍宗俊编,门人林宪章子文校。

下述内容共22叶,始自宝历十四年甲申二月廿三日造鸿胪馆医慕庵,之后于廿四日、廿六日、廿八日、二十九日、三月一日、三日、五日、八日9天内前后12次前往问答,记录采用问为“禀”、答为“复”的形式,讨论了诸多问题,汇为数百条笔谈。

山田正珍与包括制述馆、良医、医员、书记、小童在内的诸人进行了笔谈及诗文问答,其中朝鲜一方先生出现于笔谈中的有:

李佐国,字圣甫,号慕庵。为本次通信使团中良医,官阶为副司果,年31岁。

南玉,字时韫,号秋月。为制述官。年43

成大中,字士执,号龙渊。为正使书记。昌宁人,年44

元重举,字子才,号玄川。为副使书记。源城人,年46

金仁谦,字士安,号退石。以成均进士,为从事书记。安东人,年56

洪默斋,名善辅,字圣老。丰山人,年50

金龙泽,细柳营门之人,时24岁。

其笔谈内容,就与医事相关的问题,经归纳后概括为以下内容:

 

()药物知识:

 1.山田正珍以图形为例,寻问了朝鲜医书《东医宝鉴》中的数种药物,如:松鱼、鲢鱼、土桃蛇、木头菜。

2.山田正珍寻问日本所产的长石、理石与朝鲜之差别

3.《金匮要略》甘草粉蜜汤中之粉为何物

4.人参制法

5.《千金方》芫花散中欒荆,《金匮要略》鳖甲丸中赤消

6.辨琥珀之真伪

       对上述问题,朝鲜一方均予以明确的解释与回答。同时还出示所携带实物向山田展示。

() 基础理论问题

1.  关于经络

山田正珍对《灵枢经》所载有骨度篇有不同看法,著有“骨度论”。双语均认为,在经络理论方面,当以中国《内经》、《甲乙经》为依据。

2.医药关系问题

山田正珍强调:医药应并行。“贵邦之医人无采药之事,则似不用神农轩岐,及思邈诸家本草之学,我日本医家,学本草详药物,仆辈亦然,不同贵邦之说”,而朝鲜一方认为,医生治病时就象作战时的将军,“如为将者军兵之面目皆知之事?”关于这一点。双方有不同看法,讨论无果而终。

3.  中医人物及著作

原笔谈中所涉及到的书籍及人名有:《本草》、《内经》、《金匮要略》、《甲乙经》、《千金方》、滑伯仁《十四经发挥》、金元四家刘张朱李、李梃《医学入门》等。

()疾病的诊治探讨

1.痨瘵治法

这是日本的难治病,山田正珍很仔细地向对方请教,朝鲜方予以详答。

2.诊法

朝鲜从事书记金退石身体欠佳,请山田为之诊脉。山田诊后言微数而浮,无大恙。

 

三、结论

通过对以上《桑韩笔谈》的简要分析,可以简单概括出当时日朝医家的交流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大量中医学书著,在18世纪初之前已流传到朝鲜及日本,且广为两国医家所习读。同时日本医家亦对朝鲜医籍《东医宝鉴》有深入研究。

2、  对谈的朝日两国医家大多善题诗作赋,有很好的汉学功底。同时为了求得新知,日本医家不辞辛苦,多次谒见朝鲜良医。

3、  朝鲜良医对源自中国的医学理论涉及广,精通掌握,应用灵活,在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有医药分家之趋势,对药物学方面的知识重视程度不及医学理论。

4、  日本医家大多重视药物形态、药物与植物形态学研究,且凡为医者均重视药物研究。

5、  日本医家急于获得求治难治疾病的知识,朝鲜良医在此方面经验丰富,给予了详细的解释。

原书作者山田正珍虽年仅16岁,却以力战群儒之气势,针对自己的疑问,既谦虚地征求了对方意见,同时又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述了自己的认识。其学问深为朝鲜一方所赞赏,因此他在日本医学史留有美名并非偶然。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包含于中国文化圈内的中医文化,通过汉语言文字,深深根植于周边国家中,并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衷心希望这种影响今后亦能根深蒂固,永不消失。

 



[1] 山本北山,17521812,名信友,倡折衷,为江户后期儒学者,精经学及诗文。

[2] 加藤筑水,生卒年不详,名章,通称俊丈,号筑水。是日本著名的儒医。著有《难经古义》, 1936年中国《珍本医书集成》收录。

[3] 田村兰水,名登,著有《人参谱》,成书于元文二年,即1737年。

[4] 真柳誠 「近代中国伝統医学と日本民国時代における日本医書の影響」 『漢方の臨床』46121928-1944(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