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遴与《答朝鲜医问》

——十七世纪中国与朝鲜医学交流史实解疑

 

 

                                                   梁永宣*

 

    摘要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答朝鲜医问》一书,如实地记载了明万历年间,中国官员王应遴对朝鲜医官尹知微所持疑问的书面回答。原书成书于明天启甲子年(1624),日本曾于享保五年(1720)再次单行。书中所回答的24条问题,主要围绕临床中常见疾病的治疗,亦涉及经络、医学理论等方面。对该书的考察,不仅可以解决医史研究中有关尹、王医学交流的种种疑问,而且还能了解当时朝鲜的医学发展水平及医疗实际状况。

    关键词  王应遴  答朝鲜医问  中国与朝鲜  医学交流

 

    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医官之间所进行的高层次医学学术交流史实, 已见报道或转载[1],[2],[3],[4],[5],[6],[7],[8]。 但是对于朝鲜医官尹知微与中国官员王应遴之间的学术讨论记载,却有许多矛盾的说法。有的看法认为王应遴生活于12231296 年,故将尹、王交流的时代定为宋代,还有的认为记录此事的《答朝鲜医问》的刊行时代为淳保五年(1380);诸说并称王应遴为医官,且王氏与尹知微所进行的是面对面医学交流。至于尹、王二人的交流细节至今未见报道。笔者在检阅日本内阁文库内所藏的《答朝鲜医问》的基础上,对以上史实予以考察。

 

一、关于王应遴其人

    王应遴有《王应遴杂集》传世[9]。其中记载王应遴,字堇父,绍兴府山阴县人,曾于“壬子应试都门”(壬子为万历四十年,即1612),万历四十四年(1616)时为贡生,天启三年(1623)出任大理寺左寺左评事,天启甲子(1624)春写《答朝鲜医问》。

    关于王应遴其人,《明史》中虽无个人传记,但有一些相关记载:“九年正月十五日辛酉,晓望月食。……其日,天经与罗雅谷、汤若望、大理评事王应遴、礼臣李昌及监局守登、文魁等赴台测验,惟天经所推独合。”[10]“徐光启崇祯历书一百二十六卷 ……崇祯二年敕光启与李之藻、王应遴及西洋人罗雅谷等成书。”[11]王应遴著有:《备书》二十卷、《乾象图说》一卷、《中星图》一卷、《慈无量集》四卷等书[12]。除此之外,在《王应遴杂集》中,收集了他的另外一些文稿, 如《修历书》、《燕游记》、《献志稿》、《长安灯市诗》、《衍庄新调》及《答朝鲜医问》等等。

    由此可知,王应遴主要活跃于明万历、崇祯年间,从事修志及天文学方面的研究,他与当时来华的德国人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3]、意大利人罗雅谷(Jacobus  Rho)[14]等有交往。另据《答朝鲜医问》中王应遴的“答朝鲜医问题词”所云:“余于此道非世业……但帖括之暇喜阅轩岐以后诸书”,可知王应遴并非医官,甚至不是业医者。因此,把明代末年的王应遴当作医官,甚至将他与尹知微交流的时代定为宋代,是完全错误的。         

 

   宋代确有名人王应麟,其生卒年为12231296[15],但此王应麟与明代王应遴之名,音同字异。因此,将二人混为一谈的结果是,误把明代中国与朝鲜高层次医学交流的时间提前了三、四百年。

    明末官员王应遴的一个未被史志所载的业绩,就是忠实地记录了明万历年间、朝鲜医官向中国一方所提出的疑问,并客观地予以了回答,体现了较高的医学素养。

 

二、《答朝鲜医问》其书

      1. 原书概况

   《答朝鲜医问》一书,原收于《王应遴杂集》中[16],[17]。该杂集共五册,《答朝鲜医问》与《仁让乡约》一书合编为第三册,共29叶。其它四册为天文及修志一类的记载。根据该书前王应遴的“答朝鲜医问题词”所记,《答朝鲜医问》成书于明天启甲子年〔1624)[18]。该书于日本享保五年〔1720)单行,题名为《朝鲜医问答》[19]

《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根据单行本的目录所载书名,将其著录为:“朝鲜医问答  朝鲜尹知微问  王应遴答  享保五刊。”此单行本共31叶,在正文前增加了“朝鲜医问目录”,记有问答24条及问10条,但未刻原有的王应遴题词,而这一题词是考察此书形成始末的最重要的材料。至于正文,《朝鲜医问答》和《答朝鲜医问》两书完全相同。单行本文末记有:“皇都中村孙兵卫富平镌板”。跋中题“享保五年庚子扶达子秃计望,洛东逸士长冈恭斋丹堂”。是为单行本的出版者与出版年。

    但是,享保五年(1720)日本复刻此书的时间,不知如何被中国的学者误抄为淳保五年。经查中、日两国并无此年号,因此,将《答朝鲜医问》一书的成书年代定为淳保五年的1380年是毫无根据的。

 关于尹知微其人,日本学者三木荣氏谈到[20] :尹为坡平人,宣祖卅九年(1606)丙午中医科,万历四十年1612)及四十一年在官通训大夫行内医院直长,与内医院直长李希宪共担《篡图方论脉诀集成》、《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东医宝鉴》、《新纂辟瘟方》、《辟疫神方》几书的监校[21],[22],后官至内医正。朝鲜的内医院相当于中国明代太医院的王室医疗机构,“正”为内医院的最高职位,属正三品堂下官6,可见尹知微在宫廷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因此,他代表朝鲜来向中国进行质问也不是偶然的。

    《答朝鲜医问》一书卷首署名为:“朝鲜国贡使内医院正崔顺立,安邦正尹知微问,文渊阁管理诰敕大理寺左寺左评事王应遴答”。依据这一段文字,三木荣氏认为:《答朝鲜医问》一书是朝鲜医官尹知微随行赴京使于北京滞在中,与明王应遴医事问答的笔谈记录。并有“()与王应遴进行医事问答的记录”之语[23]

然而在王应遴“答朝鲜医问题词”中提到的事情真相是:壬戌(1622)等年,朝鲜派使来国,“偕内医院正尹等官,以医事来请。”、“皇上允其请,大宗伯移文太医院。令答之。顾其所问,虽皆纪载我内地板行书中者。乃誊写不无亥豕,方音不无迷谬。而其中意义,亦不无原自深邃未易测识。”而王应遴本人虽非医者,然因他平时“喜阅轩岐以后诸书。偶于长安邸舍中,患宵首之疾,偃卧浃旬。”“故取其所问或忆之载籍所见,或触之师友所谈,稍为拟答,得二十四条,口授记室笔之。其原答已明者不再答,其原不能答者不敢答。”文末载“天启甲子春仲朔,越人王应遴堇父题于燕邸之函三斋中”。

从上述题词中可知,王应遴担任大理评事后的第二年,即1624年,卧病长安邸舍时,取朝鲜医所问问题,据其平日所读书籍,或从师友处所得医学知识,口授于秘书,笔录了24条疑问的个人解答,此即《答朝鲜医问》。据此,王应遴并没有与朝鲜医官进行面对面的医学交流,而只是一种书面问答。

王应遴为什么要回答朝鲜医的问答呢?他自己解释说:“倘令彼国见之,曰:非世业者而亦能若是,则海宇广大,何所不有可知?”[24]这种思想出现在封建时代的官员头脑中,是可以理解的。

 

     2. 主要内容

    《答朝鲜医问》前记24条问题,并逐一回答。问题主要围绕临床中常见疾病的治疗,亦涉及经络、医学理论等问题。

    王应遴在回答各种问题时,处处注意以中国古典医籍为依据。他所引用的古医籍有:《黄帝内经》、《灵枢》、《难经》、《外丹经》,所提到的医学人物有:张仲景、巢元方、王太仆、成无己、李东垣、朱丹溪、戴元礼、薛立斋等,涉及范围很广。

临床常见病或难治疾病的治疗是朝鲜医问答的重点。如“小便不利何药疗之”、“咳嗽日久不愈何治”、“水肿鼓胀治法”、“头痛头风有何妙法”、“痔漏当何法治之”、“凡人无子,调治妇人而不能取效云何?”等等。对最后一个问题,王应遴是这样回答的:

“凡人难子,其因不同,宁独妇人不能生育之故耶?盖多有男子之故焉。夫男子肾虚病有精滑、有精冷、有精清,或临事不坚;即坚矣,或流而不射。症为盗汗,为梦遗,为便浊淋涩,为腰惫不能转摇。为劳热,为虚寒,或服热药过多而精耗,诸如此类。必各按其症以药之。”

王应遴并没有将不孕症的原因全部责于妇人,而是客观地分析了男性在生育中的作用,并提出治疗必须辨证论治。在当时封建社会中,这种态度非常难能可贵,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同时也可以看出王应遴本身的医学知识基础是很丰富的。

    关于妇人疾病,朝鲜医官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格致论》贾氏妇,但孕三个月左右必堕,何故?”经核实,原文出自《格致余论》卷一之“胎自堕论”。由于包括《格致余论》在内的《东垣十书》,分别于1488152944年期间两次在朝鲜刊行[25],特别是第二次的刊本为内医院本,其印刷数量多于普通的活字本,因此当时的朝鲜医官可能对朱丹溪的著作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注意到了其中的具体病例。

    王应遴亦根据丹溪理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释,“三个月时,儿形方化,尚未定像,手少阴养之,心主养,此脏不足则不能荣养。”并强调“此贾氏妇一人之病,非谓凡胎皆然”。“三个月之后为四月,手少阳养之,三焦内属腑,而儿六腑初成,此时如花之结果,瓣方卸而实未坚。风骤侵,势必难于葆疏也。不以文害意,又何疑左右二字耶?”这段解释非常通俗易懂,而又符合临床实际。

对于临床的多发病,朝鲜医主要询问的内容有:“目疾肿热旨用苦寒药不效”、“咽喉肿痛服尽寒冷之药不愈”、“阴虚火动用滋阴降火之药不动云何”、“声喑服清肺之药不效”、“夜不得寐服安神之药不效”等等,均属于服用寒凉药后无效之例,这说明朱丹溪学说中苦寒滋阴降火的方法在朝鲜医学广为应用。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王应遴从全面辨证论治的角度,结合临床实际予以解答。他强调“目疾肿热”中有属于“相火有余而阴不足”者,可用参膏或加熟附而愈;“咽喉肿痛”亦有“肾虚而虚火上客”及“肝虚而病生于咽”等病因,提倡用大剂补药,并佐以熟附;“声喑”之病的治疗,“未可专泥于清肺,病属大虚,只宜用六味地黄丸料,加五味肉桂,甚者加熟附数分以补肾根”,并引戴元礼文加以论证;“夜不得寐”病因亦有胃气不和、痰火为患、大病之后不寐等,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要暗投附子,并举光宗皇帝七昼夜不寐之典型病例来说明此问题。总之,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王应遴提倡稍佐熟附,这可能是受到当时薛立斋温补学说影响的结果。

该书中体现的辨别虚实的观点得到了日本学者的赞同。在单行本《朝鲜医问答》日人长冈恭斋的跋中谈到:“施治所纲领者,在虚与实尔。苟不察此二者妄投药,则有虚虚实实之误。”“属朝鲜医问答出焉,试其所答,论薛氏之奥义而能分辩虚实。今斯二十四条,殆虽似省略,然藉兹扩充,则临疾悟机变之活法欤。”这也是日本复刻《答朝鲜医问》的重要原因。

除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外,朝鲜方面对于经络问题亦有涉及。如“齿痛上下牙肿经络何属?”“中风口眼喎邪经络何治?” “癞证何经受病?”“结核瘰疬系何经络,宜何治法?”“妇人乳汁未产先流、既产不吮自出,是何经受病?”“奇经八脉既不拘十二经,何起何继?”其中对于“奇经八脉”的问题,王应遴回答得非常简明扼要:“ 二十八难所云奇经八脉,督脉行背而应乎阳,起于下极之愈下极长强穴。任脉,行腹而应乎阴,起于中极之下,以上阴毛之际。冲脉,若衝之衝,而气行于上,谓十二经脉之海,起于气冲,此三脉之源也。带脉,如束腰间,循环一周,不可以端言也。阳维、阴维,乃维络之经,如纲之目,亦无端也。阳蹻附于太阳,阴蹻附于少阴,阳蹻由申脉上行,阴蹻由照海上行。此阴阳之端也。此八脉之概,非十二经所能拘也”。

其它涉及医学理论的问题还有:“血气并虚当调节何脏为先”,“伤寒寒热似疟,表里阴阳安在”,“理中汤用白术有动气去术加桂之说,此动气果病名否”,“上盛下虚、当暑畏寒何故”等等。可见朝鲜医官不仅重视临床疾病的治疗,同时还注意深究病理机制,以及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

王应遴对以上诸多医学问题,尽其所能,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予以详尽的解答。但正如他自己所坦言,“余於此道非世业”,故他诚恳而又谦虚地声明:“其来问而不能答者,尚种种。既不能妄答以昧此心,又不忍终不答,以令我天朝见诮于异国也。”,因此将其未能回答的十个遗留问题,胪列于其书之末。这些问题主要为《医学正传》《直指方》《得效方》等中的名词术语以及其它一些有关药物名词的解释。他期待着“当世高明,各出所见,以答之”,以“免厚颜于彼耳”。这些问题的解答,现可知主要见于另一本中朝医学交流书《医学疑问》之中。

 

小结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答朝鲜医问》一书,如实地记载了明万历年间,中国官员王应遴对朝鲜医官尹知微所持疑问的书面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明代中国与朝鲜之间医学交流的状况,在中朝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存记载中朝医学交流并得以保存流传的文献资料非常稀少,因此,这部《答朝鲜医问》的发现,将在中朝两国医学交流的乐曲中,增加一个优美的音符。

    通过对 《答朝鲜医问》一书的考察,不仅可以解决医史研究中有关尹、王医学交流的种种疑问,而且对了解当时朝鲜的医学发展水平、医疗实际状况,明代中医的某些理论发展状况都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本文承日本茨城大学真柳诚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郑金生教授多方指导,特此深谢。

 



*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史文献教研室



[1] 郑金生.  医学疑问--明末中朝医学交流史实.  浙江中医杂志.  1983,(8): 375.

[2] 张慰丰. 中朝医药交流. : 李经纬、程之范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医学史.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08.

[3] 李经纬等.《中国古代医学史略》.  石家庄:  湖北科技出版社.  1990: 287.

[4] 三木荣.朝鲜医学史及疾病史. 日本.  思文阁出版.1991: 323.

[5] 马伯英等.中外医学交流史. 上海:  文汇出版社. 1993: 33.

[6] 朱承宰.  韩国朝鲜时代的内医院和医书编纂.  中华医史杂志. 1998, 28(2): 122.

[7] 李经纬等.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237.

[8]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8: 436.

[9] ·王应遴《王应遴杂集》明刻本.五册.藏东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

[10]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1. 北京: 中华书局.1974: 541.

[11] 10. 98: 2440.

[12] 10. 98: 2438,2439,2455.

[13] 樊洪业. 《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69.

[14] 徐宗泽.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375.

[15] 昌彼德等. 人传记资料索引》.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369.

[16] 《聿修堂藏书目录》.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 抄本.

[17] 4323336

[18] 小曾户洋. 日本汉方典籍辞典》. 日本. 大修馆书店. 1999: 425.

[19] 朝鲜医问答》.日本刻本,享保五年刊.藏内阁文库.

[20] 4202

[21] 朝鲜·许浚《东医宝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2.

[22] 金信根. 韩医药书考》.  韩国Seoul大学出版部.  1989: 156, 175, 307.

[23] 4336

[24] 9. 王应遴.《答朝鲜医问·题词》.

[25] 真柳诚. 《东垣十书》解题. 和刻汉籍医书集成· 第六辑.日本エンタプライズ株式会社. 1989: 17.